大量“老盘”等待出手 ●中心区有近50万平方米可售面积 ●下半年有至少14个楼盘具备上市资格 ●二手房将满足部分需求 房蓉 |
|
□本报地产评论员 房蓉 一手房快速的去化速度敲响了楼市供需警钟。在这波回暖的过程中,一些原先销售缓慢的楼盘,销售进度开始加快。二手房也开始摆脱去年下半年较为萎靡的销售状态,步入上升通道。此外,笔者通过与沪上多家房产研究机构沟通发现: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市中心预计会有近30万平方米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实中心区可供房源远不止这个数,最终新增供应有多少,取决于开发商的态度。基于对以上房源供应的分析,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当前较为良好的市场,存量房、新房、二手房共同放量入市,有望缓解下半年中心区住宅供应紧张的局面。 存量房 待售面积仍然很可观 来自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3月1日至8月6日,中心城区共成交商品住宅66.88万平方米,同期新推房源仅22.24万平方米,成交面积是新增面积的3倍,“存量房”的去化量是比较可观的。这导致了中心城区可售房源下降到现在的48.52万平方米。 “持续的供不应求导致上半年中心区商品房销售主要以消化以往的存量为主。”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高盟表示:尽管存量去化较快,但上文提到的“48.52万平方米”这个数字,证明存量一手房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区存量一手房的销售方式出现新特征,一些已被遗忘的老盘逐渐意识到自己已为区域供应断档的“救命稻草”,开始摆脱以往低调、被动的销售姿态,努力采取各种方式高调亮相,以唤起消费者的关注。黄浦区江景房海州国际华园就是一个典型。 新增房 下半年或现供应高峰 “趁着市场形势好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明朗,开发商应该一有货源就赶紧推出。” 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住宅销售部董事李昕表示:“2007年的中心区住宅新增供应势必出现先减后增的戏剧性场面。”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去年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商建设和推盘计划,导致了大量楼盘可能在下半年涌现,出现供应小高峰。 笔者综合业内人士提供的消息粗略估计:下半年市区有14个楼盘具备上市资格,共计27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增供应面积。这其中除了卢湾永业公寓、黄浦公馆77和黄浦丽园外,静安和徐汇供应比较多,静安区的达安锦园、静安豪景、君御豪庭、东海园、怡水豪庭、静安紫苑、泰府名邸7个楼盘可能会有新房源推出;而徐汇区也有徐汇新城、中海瀛台、百汇园、阳光水景城4个楼盘近10万平方米的供应量。需要强调的是,以上14个楼盘只是业内人士的估计,具体能否在下半年正式推出,目前尚无法断定。 二手房 成交活跃红遍市中心 中心区域土地资源稀缺造成的新房供给“地域偏远化”,致使二手房的“地段优势”日益突出,在中心区的市场争夺战中颇具实力。汉宇地产分析师透露:市中心板块成交价每月基本上涨10%,卢湾、黄浦、静安三区6月的成交量比5月增长了20-40%。尤其是南黄浦板块的陆家浜路沿线,其中“金日世家玉兰苑”,“老西门新苑”和中山南路沿线如“金外滩花园”等楼盘近期集中成交,而徐家汇中心板块,6月成交价相比4月增长超过30%。据汉宇分析师介绍,与5月之前主要成交单价在13000-16000元/平方米的中端楼盘相比,近来一些单价在18000-20000元/平米的楼盘开始为一些实力买家关注。比如凯旋豪庭、汇翠花园、丝庐花语等,近来保有较为持续的成交。此外,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一些价位在25000元/平方米高端楼盘也开始破冰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