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胡饼邀蟾蜍 来回 |
| ||
| ||
| ||
|
新雅口号 传承经典,好月饼有口皆碑 演绎时尚,高品质月饼世家 众所周知,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自古对于月饼的传说就有许多版本。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之后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又有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人文内涵不断被丰富,时至今日,它已经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月饼的种类 我国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孙悟空、老寿星月饼等。目前,全国月饼可分五大类:京、津、广、苏、潮。 各种类的特色 花色近似,但风味却迥然不同:京津月饼以素字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而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 曾几何时,苏式月饼一统天下,后来被广式月饼“攻城略地”,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两成。如今苏式月饼重新闹腾市场,让喜爱苏州糕点文化的人们感到满心欢喜。 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是苏式糕点的精华。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近年来,经过改良苏式月饼逐渐走出低谷,那挂炉肉月饼的香味又重新飘荡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尝到改良的甜头后,苏式月饼更加活跃。苏式月饼推出的薄荷口味,比广式月饼的含糖量还少;去年采芝斋尝试推出了“麻油苏式月饼”,因口感不油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量非常好。因此今年生产苏式月饼索性就全面弃用荤油,用麻油、花生油、葵花子油代替荤油做苏式月饼。推出了30多个品种。一系列举措后,苏州市民终于重投苏式月饼怀抱。 苏式月饼的火爆,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如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实,苏式月饼既是食品,更是种文化。 “苏式月饼的外形之美、口味之美,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其不改的油酥皮,也能勾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家庭的团圆、美满,月饼的外形正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在海外,还被称为“龙饼”或“国饼”。月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悠久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 小启 一年一度中秋将临,本报好吃周刊开辟“月饼”专版,如要宣传与月饼相关的企业,可直接与我们联系。 新民晚报活动部:52921234-609042、609035 威海路755号909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