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热点关注
 第A18版:焦点话题
 第A19版:流金岁月
 第A20版:广告
 第A22版:奥运你我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 告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 告
 第B22版:广 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题
  
2007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制造”成美媒体攻击目标
消费者信任度降至极低 中美长远贸易或受影响
沈月明


  自从6月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中国制造牙膏安全警示后,美国媒体对中国产品格外敏感。如今,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结出恶果。美国左格比公司8月份的消费者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已降至极低水平。

  逾八成消费者关切

  《左格比美国消费者报告》本月聚焦“外国进口产品问题”,实际主要针对中国产品。该报告共访问了全美4508名18岁以上成年人,有82%的被访问者对从中国进口产品表示“关切”,只有18%人不受影响。虽然有69%的人表示他们对非食品类的中国产品仍有信心,但59%的人对中国食品不再有信心。

  有关调查问卷的其他问题,有63%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与抵制中国制造产品的行动;约49%的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购买中国产品;43%的人表示他们不太想或完全不想再买中国产品;而53%的人承认,很难做到完全不买中国货。

  贸易保护趁机抬头

  媒体对中国产品的一致攻击,迎合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趁民众对中国制造产品产生恐慌心理之际,美国贸易保守派极力推销“本土制造”。《左格比美国消费者报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回答这一问题时,72%的人不认为美国大肆宣扬中国食品问题是为了刻意破坏中国产品的形象。在被访问者中,88%的人更愿意买美国制造的产品,约33%的人愿意多付最多10%的钱买美国产品,46%的人为此愿意多花10%-25%的钱。

  成功掩盖自身问题

  也有分析认为,FDA近期积极扮演抨击中国的角色,并引导美国舆论,一大用心是转移自身的问题。美国专栏作家海明发表长篇文章指出,FDA的问题其实很多,例如公开允许给牛注射荷尔蒙和抗生素,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允许在常用药品中添加许多有害的化学成分等。但通过指责中国产品,FDA成功地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汽车也受牵连

  美国人对中国产品的担心似乎已经不局限于现在,对即将到来的产品也忧心忡忡。

  这次调查还特别关注中国产汽车。报告认为,中国将是继德国、日本、韩国之后又一个对美出口汽车的大国,这个浪潮可能明年就会出现。但调查显示,77%的人相信中国汽车会比其他进口汽车便宜,分别有70%和71%的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汽车在安全性、质量方面肯定不如其他生产国,85%的人表示不太会考虑买中国汽车。

  近来,美国媒体对中国产品安全性的持续炒作已经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了不安全产品的代名词。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做了相关澄清,并严惩了确实有问题的厂商,但这些积极举动并没有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如果这股攻击中国产品的浪潮不能及时被遏制,对中美长远贸易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驻美记者 沈月明 (本报今日洛杉矶电)

  评论 07080911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