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 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人物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专题报道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温“一厘钱精神”

杜一鸣


  最近偶尔翻阅过去遗存的杂志,有关于北京墨水厂的“一厘钱精神”的报道,引起很大的兴趣。  

  北京墨水厂的“一厘钱精神”,当时曾闻名全国,并在举国上下掀起勤俭节约的高潮。当年,北墨厂职工提出了“每件包装材料降低一厘钱”的口号。他们首先在外购的瓶盖上下功夫,请来了十一家瓶盖厂的代表,比质量、评美观,并精确计算各项费用,仅这一项全年就节约了十万元。同时,他们又把目光盯在墨水盒上,改进裁纸方法,使每张纸能多裁一个盒子,每只盒子的费用减少了一厘钱,一年下来可节约九十六令纸。还有,他们在仅值一厘钱的瓶盖小纸垫片上挖潜,降低了百分之十的成本消耗。全体职工不放过点滴节约,终于使工厂扭亏为盈。真可谓“一厘钱精神”凝聚人心,聚沙成塔、积土成山啊!

  四十多年过去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在不少人眼里,一元钱都不那么看重,更何况是一厘钱。其实,这一厘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是一个理财之道。职工具备了这种精神,就是当之无愧的“主人翁”。他们就会从小处节约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严把每道关,将产品质量搞上去,让成本消耗降下来,企业何愁不兴旺发达?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