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19个区县教育经费增长全部“达标” 远郊区县教育投入直追城区 钱滢瓅 |
本报讯 (记者 钱滢瓅)一份囊括本市19个区县2006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单”——《关于2006年本市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的报告》昨天下午起在“上海教育”和“上海教育督导”网站上向社会公示。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显示,去年本市19个区县全部达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指标,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投入,本市远郊区县“加速跑”,与市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3郊区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翻番 此次公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主要包含五类指标:教育财政拨款增幅、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幅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增长情况,以及生均公用经费、实际生均经费、教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情况。全市19个区县均全部达标,所有指标呈正增长。其中,全市19个区县教育财政拨款和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平均增幅分别达到了11.2%和15.4%。 从全市各区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比例分析,远郊区县去年“异军突起”。以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为例,奉贤区(1982元)、金山区(2428元)、南汇区(2278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30.09%、117.54%和106.89%。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投入,市区与远郊区县的差距呈缩小趋势。 去年,市中心城区的经费投入增幅虽然较低,但生均投入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小学及初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最多的为卢湾、静安、黄浦三区,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最多的为虹口、卢湾、宝山三区。 幼儿园小学超班额矛盾突出 报告同时显示,去年,本市有11个区县幼儿园、普通高中和职校的实际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与上年相比显负增长,需要市和区县财政在保持义务教育经费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非义务教育阶段财政的投入。 2006年,本市各区县中小学超班额的情况得到改善和缓解。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平均超标率分别下降4.15%、3.85%、6.94%、11.13%。但是,幼儿园、小学超班额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去年,本市幼儿园班额达标率为59%、小学仅为45%,低于初中(72%)和高中(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