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 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人物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专题报道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第A26版: 新民环球·论坛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罗斯“插旗事件”打响北极“冷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与中亚研究室副主任 张耀 副研究员


  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乘坐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一面由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俄罗斯舆论指出,这次科考行动为俄罗斯宣称的北极地区领土要求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由此,关于北极地区的各种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场争夺北极的“寒冷外交战”是否已开始?请听专家为您分析。  ——编者

  1、“海底聚宝盆”备受关注

  各国资源争夺“白热化”

  问:北极地区的资源储藏情况如何?周边国家以前是否就此存在争端?

  答: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之一,位于地球的最北端,除了通过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和通过挪威及格陵兰岛之间的水域与大西洋相通外,周边被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和冰岛六个国家所环绕。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是一个呈椭圆形的大海盆,位于中间的罗蒙诺索夫海岭从新西伯利亚群岛穿过北极点附近一直延伸到格陵兰岛北岸,把整个北冰洋划分成东西两个海盆。

  北冰洋除了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和加拿大等国的沿岸水域在夏天可以通航外,绝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冻,形成了地球北端的“大冰盖”。这个人烟罕至的极地寒冷地区原先并不引人注目,然而自从科学研究表明北冰洋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周边国家对北极地区的兴趣与日俱增。

  据地质学家估计,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深藏在冰雪覆盖的北冰洋海底,这里很可能是个“大油库”,总量可能达到5000亿桶(约700亿吨)。另外,这里还蕴藏着锡、锰、金、镍、铅和白金等多种有色金属,从而使得北冰洋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海底聚宝盆”。

  北冰洋沿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通过北冰洋地区的北方海路也是从欧洲前往美洲和亚洲最短的海上航线。如果说在以前由于北冰洋地区常年封冻,这些还都只是纸面上的利好消息,那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所有这一切都似乎变得可能了。

  正因为北极地区的巨大经济潜在利益,有关国家开始逐渐注意本国在北极地区的领土和经济专属区问题。目前除俄罗斯外,北冰洋沿岸的其他国家也都希望尽可能地扩大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并且已出现了一些争执。例如2004年,加拿大和丹麦曾因一个叫做汉斯的北极小岛发生过激烈争执。挪威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边缘海——巴伦支海海域划分问题上也存在争议,而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又在谁拥有从北冰洋沿岸到北极点部分地区的主权问题上存在纷争。此次俄罗斯的科考活动更是激起了北极地区各国的强烈反应,使得关于这个“海底聚宝盆”今后如何共享的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焦点。

  2、联合国“驳回”领土要求

  俄搜集证据明年“补考”

  问:俄罗斯对北极之争的立场是什么?采取了哪些行动?

  俄罗斯是北冰洋周边国家中海岸线最长的国家,而位于北冰洋沿岸的西伯利亚大陆架则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架,其离岸最远处达到近700公里。从苏联时期,俄罗斯就一直宣称国土东西两端连线之内的北极地区为本国领土。近来,俄罗斯还表示,通过北极点、纵贯北冰洋底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此海岭为苏联科学家1948年所发现,并以俄罗斯18世纪著名科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姓氏命名为“罗蒙诺索夫海岭”)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因此海岭地区以及北极点周边地区也属于俄罗斯所有,而这一片区域的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领土面积的总和。据估计,这片地区的石油蕴藏量在100亿吨左右。

  2001年,俄罗斯曾向联合国提出对罗蒙诺索夫海岭的主权要求。但是按照1997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专属经济区是离该国领海基线200海里(大约37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罗蒙诺索夫海岭绵延近2000公里,因此俄罗斯的要求被拒绝,联合国要求俄方提供支持其领土要求的有力科学证据。也就是说,俄罗斯必须从科学上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的确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组成部分才能支撑其领土要求。

  显然,俄罗斯此次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是有备而来,主要目的就是要查明俄罗斯大陆架在新西伯利亚群岛和北极点之间的地带延伸的界线,特别是查证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否将俄罗斯大陆架延伸到格陵兰岛。如果得到证实,俄罗斯将有权把北极地区近12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划入版图。

  为显示对考察的重视,俄罗斯北极研究的专家,现任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亲自率领由1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团。奇林加罗夫和两名科学家乘坐 “和平1”号深海潜水器,在北极点附近潜入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并操纵机械手臂将一面钛合金俄罗斯国旗插到海底。

  考察活动结束后,俄罗斯国内即刻情绪高涨,认为这一考察行动为俄罗斯的领土要求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奇林加罗夫一语道破考察的根本目的:“我们有过并且仍然有机会收回失去了的东西。俄罗斯5年前在环北极各国中首先向联合国提出了拥有该区块的申请,但我们的论据未能说服国际专家。因此,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2009年的‘补考’作准备。”

  考察团专家返回莫斯科后还受到了普京总统的接见,普京表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大陆架问题“需要向国际组织证明,你们的考察结果是俄罗斯立场的基础。”

  3、嘴上不屑俄罗斯“插旗”

  美加慌忙下手抢“先机”

  问:北冰洋周边的其他国家,对俄罗斯此次科考行动持什么态度?在“插旗事件”后有何动作?

  答:俄罗斯此次北极科考并在北极点海底插上俄罗斯国旗,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关注。加拿大、丹麦、美国等北冰洋国家都对俄罗斯的领土要求提出了异议并开始采取相关措施。

  对于俄罗斯提出的最关键的依据,即罗蒙诺索夫海岭为西伯利亚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和组成部分,加拿大和丹麦不以为然,由于该海岭横贯整个北冰洋,从亚洲西伯利亚海岸直达北美海岸,从俄罗斯角度可以理解为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延伸,但是从加拿大角度,也可以看成是加拿大陆地的延伸,而丹麦也曾提出该海岭与格陵兰岛相连。

  加拿大政府自1925年开始就主张对北极部分领土拥有主权,他们对俄“插旗事件”表示不屑。加外长麦凯揶揄道:“现在不是15世纪,你不能仅靠到达一个地方并在此插上国旗,就说这里是你的领土。”加拿大政府还宣布将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向北极水域派出巡逻舰,并将在当地修建一个深水港,以捍卫加拿大的领土主权。加拿大总理哈珀8日北上前往加拿大北极地区,亲自为争夺北冰洋的努力造势。

  美国对俄罗斯的考察活动也心存疑虑。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姆·凯西讥讽道:“我不太清楚他们在海床上是放了一面金属旗还是一面橡胶旗,或是一张床单。无论如何,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凯西认为,俄罗斯试图用这种方法证明某些海脊能代表大陆架的延伸,但解决这个争论必须基于海洋公约组织的技术性规定,而不是安插任何形式的标志物。美国《时代》周刊则指责俄罗斯此举是“企图吞并整个北极”。

  与此同时,感到压力的美国也开始采取一系列行动。隶属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希利”号破冰船5日出发,目标也是北冰洋底。美国国务卿法律顾问约翰·贝林杰表示美国可能会提出申请,要求获得阿拉斯加沿岸地区向北冰洋延伸600海里的大陆架拥有权。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理查德·卢格表示,美国必须立即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对北极沿岸领土提出主权要求,进而确保在北极的经济利益,以免俄罗斯将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地区据为己有。

  围绕此次北极“插旗事件”,美联社惊呼,这意味着一场争夺北极的“寒冷外交战”的开始。

  4、保障利益需实质性举措

  科研实力外交均不可少

  问:北极之争今后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

  答:北极地区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不过俄罗斯的“插旗事件”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现实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冰层逐渐融化,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将在不远的未来变得易于开采。巨大的利益诱惑使相关国家纷纷加入对北极地区这一能源“处女地”的争夺。相关国家将采取进一步的实质性举措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诉求。

  首先,针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将成为关键。俄罗斯的举动表明,要使本国对北极地区的领土和专属经济区要求得到实现,能否在科学和地质上提供充分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俄罗斯目前居于领先地位,据称,俄罗斯有专门研究北极地区的科学专家百余人,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俄目前在北极运转的气象站约为50个,俄计划每年在北极新建2至3个气象站,以保持在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优势。美国媒体透露,目前美国国会也正在讨论为海岸警卫队拨款87亿美元的问题。其中1亿美元用于3艘破冰船的维护,同时考虑再建造两艘破冰船。

  其次,有关国家还会尽量利用现有国际法和国际机制来争取实现自己利益的合法化。俄罗斯就是试图说服联合国根据1997年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确定罗蒙诺索夫海岭地区属于俄罗斯。而美国没有签署这个条约给美国带来了一些被动。布什政府可能将提请美国国会尽快批准签署该公约。

  第三,有关国家还将通过一定的力量显示和存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甚至有西方媒体认为“争夺北极的斗争”可能会加快军备竞赛和引发军事冲突。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律师波斯尼尔直言不讳道,“力量而不是国际法将决定这一问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