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野生动物地下买卖令人忧虑,专家提醒市民—— 夏令吃野味进补没科学依据 胡晓晶 张欣平 |
小贩兜售“龙凤斗” 早上7时,安化路安西路菜场人头攒动。记者没走几步,就发现两个绿色大网袋,装着四十几条菜花蛇。在角落的一个网袋里,装着四五条黑红相间斑纹的大蛇,旁边的一块黑板上,写着每种蛇每500克的价格:大王蛇58元、乌梢蛇 48元、赤链蛇36元……摊主介绍,入夏以来他已经做了上万元生意。“眼镜蛇、五步蛇我都弄得到,你想买,明天我带货过来。” 这时,旁边卖野鸟的摊主也过来插话:“你不如再买几只野鸟回去,和蛇一起炖汤做个‘龙凤斗’!”他身边的小笼子里,关着几十只野鸟。笼子底部有一部分鸟已经死亡,一部分已经飞不起来。卖鸟的小贩还鼓吹:“猫头鹰现在断货了。天麻炖猫头鹰能去偏头痛,你要的话留个电话,我送货上门!” 滥吃野味易得病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郑健仙认为:“食品的营养含量无非是蛋白质、脂肪。在营养上,野味并不比普通的饲料动物更有优势。即使二者有一点细微区别,也绝不会达到人们期望的程度。” 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顾振华提醒说,滥吃野味很可能会得病,因为如今不少野生动物受到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高残留农药、灭鼠药的污染,人吃了这样的动物,极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平衡失调,诱发某些恶性病变。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表示,城市里普通的家禽家畜都有定点屠宰,检疫可以控制,但野生动物很难检疫。 本报记者 胡晓晶 张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