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伯萍 苏剑秋 |
郑伯萍兄是一位画家,其生性潇洒,因而所作总是透出一股清逸之气。 伯萍对于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修养的深厚,其画外的功夫常为朋友们称道。伯萍毕业于理工大学,凭着对艺术的钟爱,一直醉心于舞墨弄彩,并研读解索着相关的文献与经典,虽说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执著,却也成就了他作为艺术家所必备的素质。 伯萍好玩,雅趣高蹈,这其实是指他的一种心境。现代人往往把自己的“空间”弄得逼仄郁闷,劳神劳力洒脱不再。伯萍的风姿情调包含着物质与精神的两相契合,他的爱好多样,好酒好茶、烟斗紫砂、文房杂件,充斥着古雅的书斋,他还喜欢听古典音乐,那些美妙的声音让他愉悦放松的同时,也带给了他艺术的灵感。由此,我也理解了“时间是奢侈品”这句话,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也许更是如此吧。“一个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种释怀心绪是无法描述的。”伯萍不无得意地说。在许多生活细节之间漫步,其实体现了他对文化的敬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近年来,伯萍迷上了自助旅游,每年他都要腾出时间,跑东跑西,不亦乐乎。他说,外国的风景看过了,外国的东西也看过了,比较下来,真正优秀的中国文化还是那么的令人神往。上世纪80年代,伯萍受邀赴美国讲学,他描绘的那些中国画的空、无、虚的架构意境及理念,让洋人艳羨不已。在那样特定的环境里,他竟写出了数十万字的学术论著。前一阵子,伯萍又去了一趟云川藏高原,回沪后,还是兴奋不已。大家相聚的话题自然全被他揽去——什么叫离天三尺三,在梅里雪山的深处,伯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蓝天的一望无际,空旷高远,那种震撼让他不禁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