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正当年 威尔士捧得奖杯归 ——沈洋与2007年卡迪夫世界歌唱大赛散记 陈唯正 璩理 李璟睿 |
|
前途无量:自助者天助之 沈洋这次成功,首先是靠他自己的天生嗓音材料、与生俱来的悟性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然后是天津、上海老师们的指导;同时,那些惜才爱才的伯乐和知音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沈洋的运气也是出奇的好:在准备比赛曲目期间,意大利男高音大师贝尔冈齐 (Carlo Bergonzi) 恰好在上海举办大师班,大师想听一下中国的男低音,没有报名大师班的沈洋被介绍给大师并亮嗓一曲《西蒙·博卡内格拉》中菲埃斯科的咏叹调。大师动容地称赞说这是“53年艺术生涯中听过的最好的男低音,一个神童”。这无疑为他参赛鼓舞了士气。更为直接的帮助来自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莱明 (Renée Fleming)。今年4月初弗莱明在上海开音乐会期间在音乐学院举办了大师班,在聆听了沈洋的演唱后她称赞说“你的德语美妙非凡”。得知了沈洋入选卡迪夫比赛,弗莱明女士在回到纽约后按参赛曲目为沈洋请了四位第一流的声乐教练。著名的中美民间大使杨雪兰女士为沈洋募集到赴美的路费赞助。经过不到两周的强化训练,沈洋在风格把握、语言表达、句法处理上有了一个飞跃。到了卡迪夫,顾平教授包揽了沈洋所有的生活琐事,从上街购物到待客接物,让他安心准备比赛。对于沈洋来说,这位年轻的教授更像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赛后我们同沈洋交流了今后的计划。在决赛前,欧美不少著名的经纪人公司和歌剧院就已盯上了他。弗莱明对这位中国后生的帮助可谓无微不至,比赛前她甚至连沈洋在可能得奖后怎样应付经纪人的追逐都作了详细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在得奖后同评委奥地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雅诺维茨所说的如出一辙。沈洋认为自己的当务之急不是挣钱而是继续学习。 沈洋得奖后不久,弗莱明在伦敦和苏黎世繁忙的演出期间,保持着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专家们的电邮往来,一起探讨沈洋的发展学习事宜。大家的想法是相似的:沈洋需要的是一个世界一流的音乐学习环境和观摩一流声乐表演的机会,他的将来是属于广阔的、世界范围的歌剧和音乐会舞台的。正如玛丽·金对艺术歌曲决赛揭晓前评价那样:“沃茨属于现在这个(艺术歌曲)比赛,而沈洋属于未来。”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