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意义 陈晓欣 竹园中学初二(7)班 |
守至深夜,帷幕落下,等待一场几乎可以预测结果的比赛。 选秀的终极意义是让全民疯狂,那么我是否也可以算一份子?虽然我不尖叫,不哭泣,不沉迷,连手机也安静地躺在一边。亦或许,我只是同他们一样有大把大把无从挥霍的青春。 成王成寇,在年轻人眼里,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从平民至偶像,从偶像到英雄,从英雄到王者,仅仅两个月,便已完成华丽的转身。他们已收获了太多,同时背负得也太多。同样年轻的身躯承受的是18岁的年少得意,风光无限,是失意的背影,是寂寞难耐的泪水。王,永远只有一个。但鲜花、掌声、尖叫已包围了稚嫩的脸庞,更大更绚丽的舞台,无数镁光灯的追随已注定围绕他们的人生。那么赢家呢? 不遗余力地打造,展示,在成长、痛的边缘,幕后隐约的笑脸。华服,烟熏妆,男人为什么不可以很女人?叛逆,任性被扩大十倍地表现,叫嚣着青春无罪的张扬。隐私在欲望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就是他们的终极意义,于是我也成了终极意义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无数短信的蜂拥能带来的只有财富,当然它可以以各种慈善公益名目捐出,但滴水之于大海,沙砾之于沙漠,不过是杯水车薪,却能引起舆论的一片褒奖。明天,舞台空旷,宴尽人散,而财富正以几何倍数地增长,偶像为谁而造?答案是为更多更多的利益。 选秀究竟为谁设?通常的定冠词是有理想的少年!实则是以自身迷惘带动全民迷惘的野心,是被压缩和渴望的我们的梦想!我不否认有真挚的泪水,而两个月的时间对友谊和成长来说未免太匆促。而终极意义的目标受众群,依然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选秀结束了,偶像不倒。为台上的人喝彩,为台下的人默哀。舞台上的故事不是我们期许的明天,而只是一场灵魂、精神的自我救赎。为我们自造的神话疯狂,为承认我们的创造继续疯狂。 终极意义,不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