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周刊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29版:求职· 留学扫描
 第B30版:求职· 留学沙龙
 第B31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2版:求职· 名校风采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被盗铃声在响 一车乘客“陪绑”受检
读者建议设置安检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乐梦融 沈娇


  昨天上午,在一辆770路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乘客手机被偷事件。因为确认窃贼仍在车厢内,在受害乘客的提议下,公交车直接驶往派出所。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引发了乘客们的议论。

  公交车直驶派出所

  110接警后,民警请大家配合,让公交车司机把车上近百名乘客一起送到附近的枫林路派出所协助调查。

  与阙先生同行的颜先生告诉记者,到派出所后,警官询问两位当事人是否有怀疑对象。在得知没有确定的怀疑对象后,排查工作陷入僵局。民警为当事人做笔录,整整花了1个多小时。在这1个多小时里,有些乘客表示不满,称自己要赶时间上班,情愿让警方搜身以示清白。但民警未对他们搜身,半小时后乘客们陆续离开派出所。

  最后的结果让人失望:没有嫌疑人能够被认定,受害乘客也没有找回失去的手机。

  无功而返该怪谁

  尽管如此,两位外地乘客还是非常感动。他们说,车上大部分乘客都很配合警方调查,为了两个陌生人牺牲了自身时间。一些好心的上海乘客还劝慰他们不要着急,甚至主动提出可以搜身。阙先生说着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实在找不回手机也没有办法,不过这么多上海市民主动帮助,配合警方调查,让我们很欣慰。”

  不过也有部分被耽误了时间的乘客表示了不满,他们质疑:警察为什么不直接搜身呢?对此,一位民警解释,搜身侵犯人权,在没有确定犯罪嫌疑人之前,警方不能这么做。

  建议设置安检门

  那么警方是否有权滞留大家接受调查?那些有急事的乘客是否有权不去派出所呢?新民律师事务所的连晏杰律师说,警方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公安局办案人员有调查权。如警方要求全车乘客一起前往派出所,车子上每位乘客都有配合调查的义务。

  不过,对于昨天的徒劳无功,少数乘客还是有些怨言。他们建议,公交车窃案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警方应做好充分预案。比如可以像在机场安检一样,设置一个安检门。如果有人身上带了手机等疑似物通过,马上就能被发现,这样既避免了搜身又能节约大家时间。

    [事件回放]

  昨天上午9时许,乘客阙先生和郝小姐从江苏来沪旅游,乘上770路公交车。车子开到枫林路附近时,阙先生发现手机被偷,一声惊呼后,身边不远处的郝小姐也发现自己口袋里的手机不翼而飞。

  经人提醒,阙先生立即借他人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手机铃声随即在车内响起。但由于车上乘客太多,没法确认声源的准确位置。而在手机铃声消失后,阙先生再次拨号,话筒中却传来“已关机”的提示。这期间,车辆一直在行驶,没有停过站,这让阙先生确信,窃贼还在车厢里。

  两位乘客立刻和司售人员沟通,并在司机指引下报了警。

  见习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沈娇

  评论 070812104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