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的错在方法 有的错在认知
假期里“认真学习”也会陷误区

王蔚


  暑假过半,许多中小学生开始将心思转向了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准备。复习旧知识、自学新内容,选择若干学科的教辅书做做习题,渐渐成为每天的重要功课。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一些教育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起学生们在假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误区,亟需引起大家的重视,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不利于开学后的正常学习发展。

  自学“新课程”却适得其反

  有些学生在家长的要求下,提前自学新学期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往往还会以自己识了多少字,会多少算术题而“自豪”。对此,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教导主任胡永强老师提出,假期自学也要掌握“度”。胡老师说,适当了解和掌握一点将要学的内容,未尝不可,比如初二的学生对将要新开的物理课,初三学生对化学课,都可以做些了解,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但除了个别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人,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想要在假期的短时间内,完全依靠自学快速接受新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对学的知识容易掌握得不精、不细、不透,还会因遇到困难后产生对新知识的恐惧。还有的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只要做得出新课本上的题目就算“掌握了知识”,其实不然。许多知识的理论推演、思维方法的拓展,都必须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才能将各个知识点完整地学好、学深、学全。

  钻研“难题目”却本末倒置

  有些重点中学的同学,特别是一些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喜欢在假期里埋头做“高难度”的题目,他们的理由是,做这样的题目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假期里时间比较充裕,开学后再要钻研就没太多时间了。上师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余建国认为,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念。大多数的同学在假期里还是应当做些中等难度的、以基本能力训练为主的习题。现在的中考和高考,试题的编制也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因此,即使是毕业班的同学,也不应该花大量时间做那些对提高能力没什么帮助的“偏题、难题和怪题”。余老师说,中小学生在假期里温故知新,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应该的,但做题目也要讲究方法,比如做了一道数学题,要能够从中举一反三,试着想想看,如果变更了已知条件或结论,还能延伸出其他题目吗?这样做题目的效益就会提高许多。

  注重“主科目”却以偏赅全

  暑假长达两个月,不捧书本、不温习功课,肯定是错误的。目前教育部门下发的暑假作业主要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学科。而且许多老师和家长一般也仅要求孩子放假时“只要把数学、外语等主课抓抓好就行了”,所以,即便是那些在假期里买教辅做的同学,也一般只重视数理化及外语这样的“主课”。

  市教科院方建锋博士认为,青少年应该在假期里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多元智能,包括记忆能力、识别能力、语言能力和绘图能力等,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数学、外语等主课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假期学习不能以偏赅全,而应该善于利用这么一大块的空闲时间,培养自己文史哲以及自然科技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本报记者  王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