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镇风情街 “吴娘”展灵巧
苏州木渎推出“姑苏十二娘”吴文化品牌
沈吉庆


  本报记者  沈吉庆

  在苏州木渎的“姑苏十二娘”风情街上,“姑苏绣娘”、“姑苏蚌娘”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绣娘店铺里,游客瞪着双眼,把正在刺绣的绣娘围得水泄不通。苏州木渎镇在旅游发展中推出了“姑苏十二娘”的旅游品牌,体现了吴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成为木渎古镇文化的瑰宝,引起众多旅游者的浓厚兴趣。

  吴地有“十二娘”

  “姑苏十二娘”由绣娘、织娘、船娘、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组成,每一位“吴娘”都是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吴地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们浓缩了二千五百年吴文化精湛深厚的内涵,已经成为一个底蕴丰富、韵味十足的常青品牌。

  仪态万方的船娘,心灵手巧的绣娘……木渎姑苏十二娘风情街,既是展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精髓的一道风景线,又是特色购物一条街。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精美的劳动成品,更可以看到吴娘的创造过程,甚至可以在吴娘的指导下亲自实践,是木渎古镇对外展示苏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水乡女子倩影

  地处苏州与太湖之间的木渎古镇,历史上溯吴越春秋,与苏州古城同龄,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200多年前,木渎就是一个物产丰饶、工商繁荣、人文荟萃、风景秀丽的江南名镇。这在古代写实长卷《姑苏繁华图》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明,而“姑苏十二娘”中的大部分也都能在此图中找到缩影。“姑苏十二娘”既是吴文化的载体,也是水乡女子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足以使“姑苏十二娘”成为一面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水乡文化旗帜。

  特别是有中国“四大名绣”之称的苏绣,是吴文化绚丽的组成部分。苏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地处太湖之滨的古镇木渎作为苏绣的发源地,曾出现“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的繁荣景象,被誉为“苏绣之乡”。中国第一代苏绣艺术大师、清末“刺绣皇后”沈寿故里就在此地,这里还走出了顾文霞、李娥英等第二代苏绣艺术大师,如今,又走出了第三代苏绣艺术大师姚建萍。至今,在姑苏城内仍有着十万妇女从事着刺绣工作,形成了苏绣庞大的产业市场,她们常被人们称为绣娘。

  挖掘旅游文化

  有关人士认为,“姑苏十二娘”的推出正体现了古镇木渎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挖掘吴文化对现代社会典型意义所作的决心和努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尝试,是对古镇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新诠释,对苏州地区其他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可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据了解,今后几年,木渎镇将通过举办“姑苏十二娘”形象代言人大赛、“姑苏十二娘”海外展示会等一系列活动,提炼出一个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系列文化产品。然后与地方旅游相结合,在保护好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盘活文化与旅游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使文化与旅游业达到共赢。据悉,“姑苏十二娘”的品牌商标已注册,并开通了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