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脑维修后换上了返修的零件——
消费者质疑“良品”维修

姚捷


  日前,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向卢湾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反映,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坏了送到特约维修中心,换上的主板却是返修的“良品”。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良品”维修在IT企业中并非个别,这一做法甚至已成为行业潜规则,是一种“国际惯例”。

  电脑换上返修主板

  所谓良品,就是损坏后经厂家维修合格后、再次使用的零配件。特约维修部只是电脑公司的外包服务商,其维修过程中使用的零配件全部由生产商提供;这些零配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良品”,更换后的部件保修期相应延长1个月。王先生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于是马上拨打了电脑厂商的客服热线,接线员的回答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陈先生购买的另一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在短短2个月内更换了5次主板。每次维修之后,不是显示屏出问题,就是硬盘“罢工”,陈先生问了维修人员才得知,换上去的零配件都是返修过的产品。经过五六个回合的报修、维修,这台电脑才“凑合”着工作起来。

  “良品”缩短保质期

  受理王先生的投诉后,卢湾区消保委工作人员与该电脑公司上海总部的售后服务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表示,修理过的零配件是经过检测合格的,这在IT行业是一种普遍做法。记者在采访中也获悉,目前采取类似方法提供保修服务的IT生产商不在少数。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种国际惯例,可以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尽管如此,卢湾区消保委有关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将过保后的产品质量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因为通常情况下,“良品”的使用寿命没有新品长,而更换“良品”只能顺延1个月的保修期。我国《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要求,更换新的主要部件的“三包”期应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通过这种“技术处理”,生产商变相缩短了本应承担的“三包”服务期。

  配件必须是新品

  市消保委法律与政策事务部副部长唐健盛指出,根据我国现有的“三包”规定,电脑和手机维修中需要更换主要部件的,必须使用新的部件。事实上,记者从上海交家电商业行业协会获悉,家电产品在“三包”期内维修,厂商也应提供新的配件。因此,不管国际惯例如何,“良品”部件都不该取代新的配件而大行其道。    本报记者  薛慧卿

  本报通讯员  姚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