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自强 卞建林 |
近日,拿到王运天先生的《旋乾斋书法篆刻集》,眼睛一亮。王先生做的书,曾得到过国际大奖,在沪上圈子内颇有名气,而王先生的艺文,也是出类拔萃。 王运天先生家学渊源,父亲精书法篆刻。“文革”中,文化遭厄,一次,王先生父亲偶过街市,见一小孩以纸燃炉,视之有草书“浪花”二字,是家藏明末清初有“归奇顾怪”之称、当时和顾炎武先生齐名的归庄的草书轴,被抄去后入废品站,被人用作生火纸,不觉泪下。在时代的浪花中,人如萍末沉浮,然而,文化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虽然隐伏沉潜,总能以薪传火。王运天先生插队后,勤练书法篆刻,又遍访南北宿老清益,终历篆艺而作为人才,从郊区调至上海的出版社。 后来,王先生成为当代书法大家,学者王蘧常先生的入室弟子,数年如一日侍奉左右,书艺、学问、人品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日长日进。 家学、自身努力、名师的悉心指点提携,成就了王先生的今日。而更为基本的,是为人有根。曾听王先生讲过,碰到难办的事,总要想一想:如果是王蘧常先生碰到这种事,他会怎么办?由此,再作出选择。遇到心情不好,有时会到老师的墓前默默地坐一会。我想,能这样知行,在当今滔滔之世,就会脚步稳定,有基本的是非感,不会被物欲所移。 王先生的作品厚而淳,劲而婉,不炫技,不哗众,发乎心而出于手。集中有一方章“吾母爱吾”,亦可读作“吾爱吾母”,据王先生说,是出差在新西兰时,想念上海的老母而作,赤子之心感人。平时,只要提起王蘧常先生,也总是恭敬而有感情。这种真性情有古人之风。艺术,从这种天性中自然流露出来,才会有人性的淳美,令人感动。 以德艺为乐,是莫大的快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信王运天先生会继续努力,更上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