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赞“梅州大侠”廖安祥

缪俊杰


  中国一向有敬重侠义之士的传统,常用“侠肝义胆”、“侠骨义肠”来赞美这些人的可贵品格。司马迁的《史记》专设《游侠列传》,为那些侠骨义士树碑立传。历代稗官野史也都赞颂侠义之士。为建立民主中华而捐躯的秋瑾烈士被称为“鉴湖女侠”,即为一证。

  《辞海》中对于“侠”的诠释:其一是“以权力辅人也”;其二是“美也”。“侠”之助人为乐,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日前,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在广东梅州隆重举行“纪念廖安祥诞生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对被何香凝、柳亚子称为“梅州大侠”的廖安祥一生仗侠尚义、乐于助人、为党为国,贡献卓著的动人事迹,加以彰显与弘扬。笔者亲聆诸多生动发言,甚为感动。

  廖安祥何以被称为“梅州大侠”?廖安祥先生是广东梅州人,早年在香港经商。抗战初期参加革命工作,随后秘密加入共产党。他在香港利用商人身份,为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和中国的革命做了许多杰出的贡献。这里略举数端加以说明。

  1941年香港沦陷,困留在香港的大批爱国人士和进步文化人,顷刻之间陷入万分危险境地。廖安祥根据南方局周恩来、廖承志的指示,协同广东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将何香凝、廖承志、柳亚子、经普椿、连贯、乔冠华、茅盾、邹韬奋、胡绳、夏衍等,营救离开香港,回到内地。茅盾将这次行动称为“抗日战争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何香凝在回忆当年脱险的诗中说:“万里漂零意志坚,怕为俘虏辱当年,河山不复宁头断,逆水行舟勇向前。”她所说的“逆水行舟”就是当年廖安祥护送她在海上辗转七昼夜,终于到达内地的情景。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将在北平召开,许多居留香港和海外的爱国人士无法赴会。廖安祥根据广东党组织的指示,克服重重困难,与英国太古轮船公司联络,巧妙地将居留在海外的陈嘉庚、黄绍竑、吴荻舟等大批爱国人士安全顺利地护送到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廖安祥为完成从香港偷运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想尽一切办法,不惜遭到误解,忍辱负重,完成运送煤炭、钢板、大米、战略物资等国内急需的物资的任务,使国家渡过难关。

  廖安祥半个多世纪在香港和广东做生意,惨淡经营,创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有人称为“可以买下九龙半条街”。他作为国家干部,轻财重义,离休前,将自己的全部家业,无偿交给国家,没有给子女留一分钱。后来又把自己100多万元退休金也捐献给了梅州,为家乡修桥建路办教育。

  廖安祥90高龄之时回到梅州参观访问,看到新建的梅州嘉应大学,十分高兴,便无偿将其多年收藏的字画110多幅全部捐献给嘉应大学。其中有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刘海粟、耿飚、黄镇、吴作人、娄师白、李可染、董寿平、黄永玉、关山月、李苦禅、黄胄、赵少昂、黎雄才等大家名家作品。捐赠之后,他连一张收条也不要。

  这就是“梅州大侠”廖安祥。美哉!壮哉!好一个“梅州大侠”!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