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德 西坡 |
|
近来股市大涨,其中酒类板块表现抢眼。炒股票,炒的是预期,投资者看好这个板块,是看到了中国酒徒甚多的现象,自然能够带动酒的销量,增加“税后利润”。饮酒既为大众娱乐项目,由其荦荦大端,可知必有制度。 饮酒有制度吗?恐怕查遍典籍卷宗,未有所获。饮酒制度其实是无形的,说穿了由一个“德”字掌控。郑玄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就是人品。酒德是人品的外在表现。 奇怪的是,在饮食方面,好像没有听说过有 “茶德”“烟德”等等名目,但“酒德”一词却是耳熟能详。晋代的大名士刘伶写过《酒德颂》,看上去像是这位“大人先生”在说法,揭其老底,则是一篇宣传“唯酒是务”、“纵意所如”,有意要和世俗的“酒德”对着干的名文。据说,他老先生是借着“酒德”和当局闹不开心呢。什么事情和“德”字一纠结,就有点“意识形态”的味道。不信还真不行。一般人毫无来由,动辄以“现代刘伶”自居,戆呵呵地嚷着要向他老人家看齐,就有点二百五了。 明代袁宏道写《觞政》,总结饮酒制度16大类,蔚为大观,其中涉及“酒德”者众多,比如,怎样的酒徒算是合格的,就有12条;有失常理的所谓饮酒之“乖”,就有10条……以此观照,现在酒席上的芸芸众生,真正合乎“酒德”的人,“多乎哉,不多也”了。 我们大概也无须摆谱,总之,在酒席上,最基本的“酒德”,不仅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己有所欲,勿施于人”,也要避免“强充老大”,或者“该喝不喝”的做派,更要摈弃“要侬好看”的阴暗心理。 我平时看得较多的是一帮人对着某公轮番轰炸,围追阻截,上下其手。某公被灌得完全失去理智。有的人最终受到挑逗主动讨酒喝,自然醉如烂泥。至于白相“围魏救赵”、“声东击西”、“釜底抽薪”、“围点打援”之类的饮酒“三十六计”,见多不怪,其中尤以“偷梁换柱”者最悖酒德。最绝的据说现在发明一种酒瓶,这么一个角度一倒,出来的是酒;那么一个角度一倒,出来的是白开水。还有一种酒壶是隔层的,也有类似的功能。哪位碰上拿着这么个家伙来敬酒的酒友,难保不真以为“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于是“哥俩好”啊“哥俩好”地干得欢呢!殊不知早就被人“卖”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去了。 酒德,虽然不在“五讲四美三热爱”之列,却是人品的符号之一,好饮者当好自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