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000家非公企业员工也有“后台”
——彭浦镇为“两新”组织服务到位
顾武 江跃中


  民营企业上海冠松汽车维修公司日前在引进一外省市技术人才时,对方将解决其学龄儿子来沪求学问题作为加盟的重要条件,求贤若渴的冠松公司情急之下,向闸北区彭浦镇综合党委求助,综合党委副书记王宝福立即与镇文教干部一起,走访了几所学校,最终在万荣路小学为这位引进人才的孩子争取到了入学名额。

  记者昨天从彭浦镇获悉,如今,“有困难,找综合党委”,已成为全镇近3000家非公企业2.9万名员工的“口头禅”。

  修复平整坑洼路

  沪太支路有一段200多米长的路段,因长期失修而坑洼不平,雨天积水难行,晴天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上海彭浦冶金辅料公司等5家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和员工出行。

  5家企业联名向综合党委写信求助,主管领导经实地查访后,协调有关部门设法解决。最终,镇政府投资近百万元,在短期内修复、平整了这段路。

  开辟服务新渠道

  由几个自然人集资组建的舒乐新开制衣公司,想通过推出为特殊身材居民度身定制时装的营销服务,走出效益不佳的困境,但苦于人生地疏,不知如何打开局面。

  综合党委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出谋划策,经过多方协调,并在区民政部门和各街道、镇的支持下,为企业开辟了在社区居委会发布“以居委会为地点,为居民量体裁衣、成品送货上门”便民服务信息的渠道,取得了顾客盈门的良好效果,企业的效益也上去了。

  化解纠纷排忧难

  非公企业中的普通党员、员工有了困难时,彭浦镇综合党委总是帮助排忧解难送温暖。近一年来,他们与镇劳动管理部门一起化解了10余起企业劳资纠纷,为47名员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近10万元。一些拿到被拖欠工资的职工激动地称赞道:“综合党委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特约通讯员 顾武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