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医”一周就开店镶牙补牙
游医大半选择开“牙科” 设备少利润高是主因
郭剑烽 范小锋 朱震东


  普陀区卫生部门为期半年的捣游医老窝行动昨天告捷,39个被“连锅端”的无证行医点中,诊疗牙齿的有26个,占67%。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证实,近年来,本市共取缔无证无照游医600多家,“看牙的”大概占了一半。无证牙医为何屡禁不绝?

  “行头”不足2000元  

  记者在一间门口摆着“镶牙”招牌、两室户的民用住宅内看到,三四支一次性口腔器械被浸泡在自来水中,另一张桌上放着两个牙模石膏。一批包装陈旧的头孢、阿莫西林等药物叠放在桌角,有的已过保质期,有的接近失效。一个破旧的簸箕内,扔弃着不少棉球、牙签、药水瓶等。而从刺鼻的味道中,执法人员判断使用的是工业酒精。这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妻档“牙医”,没有任何行医证明,其行医“行头”投资不足2000元。

  最高日赚800元    

  除设备简单成本低外,利润丰厚更是无证牙医“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据一名被查处的来自福建的女“医生”交代,她原先是钟点工,后来见老乡给人补牙,每天有300多元收入,便跟着学了一个星期,挂起了行医的牌子。遇到镶牙的,11颗烤瓷牙收费500元,“比医院便宜一半以上”。女“医生”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有些洋洋自得。同时她承认,由于“手不熟”,有时会发生假牙脱落。遇到上门吵闹的,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或打折退钱或重新补镶。也许因为“出门认账”,附近居民都认为她“蛮有信用”,生意越来越好,最高一天能收入1000多元,而成本不过200元。

  “一逃了之”后患多  

  据调查,光顾这些无证牙医的多为老年人和外地打工者。尽管知道镶牙、补牙有时会发生牙龈出血和黏膜损伤,如果消毒不到位、操作不当,会引发其他疾病,但找游医看病的人似乎都坚信:不会轮到我倒霉。据了解,镶牙引发的医疗纠纷在无证行医者中相当普遍,“主要是牙模材质不佳,容易造成假牙脱落”,许多无证牙医一旦闯祸,便“一逃了之”,而投诉无门的受害人只得转向卫生部门告状。“采用被淘汰的口腔设备,用的又是工业或碘酒精,无证牙医的危害绝不亚于专治性病的‘老军医’。”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朱震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