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建筑对话别样生活 吴小愚 |
| ||
| ||
| ||
| ||
|
做人最好能像鸡尾酒那样,丰富、有层次。轻重缓急各就其位,既不像红酒那样不温不火,也不像白兰地那样火爆单一。 我们常感叹自己的生活不能如他人般的丰富,他人般的精彩,他人般的从容,但我们忘记了自己也许并未曾如他人般奋斗过,寂寞过,隐忍过。世界是复合体,我们不能如他人般从容拥有,或者是因为我们尚未学会如他人般打开心扉。 傅国华,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裁。2001年回国创业以来,他的名字前已被冠以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位建筑师之一”、首位“上海市最受欢迎的建筑师”、“200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建筑设计师”等众多名号。一说话就泄露了他阿拉上海人的老底,一笑就让人忘记了他的真实年龄。他总是兴致勃勃地用:“其实很好玩的”开始他对某事的叙述,而真的很好玩的是他那兼容了各种形态的别样生活。 建筑师是建筑生活的人 问: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建筑? 答:懂得享受,喜欢欣赏一切美好事物的人。 傅国华在加拿大留学、生活、工作了很多年,在那里,很多人到大学学习建筑学,却并不是想把建筑师当作自己的一个终身职业,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把建筑当作一门艺术来玩味。因此同样是做一栋建筑的外墙,同样的材料,有人好像贴火柴盒,有人就会用各种拼接的方法做出细节和层次。这也是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区别。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是懂得把复合的世界,能够所有功能新元素完美地复合成一个建筑体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紧凑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浪漫的空间就很难。需要建筑师本身有想象力,懂得享受,懂得欣赏。比如说如何设计一个20-30平方米的卫生间,它必定将超越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它会有男女分用的用具,可能还带有健身的功能,甚至有一个小小的吧台,让你沐浴之后可以在这里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这样的一个卫生间就变成了一个具有私密性的个人休息和思考的空间。傅国华最喜欢的旅游城市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到了那里就会知道她为什么能为世界贡献出一个毕加索,就会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她还在层出不穷地“生产”艺术家和全世界最好的建筑师。 善待享用生活的肉身 问:最喜欢的衣服品牌? 答:没有。别人送什么穿什么,太太买什么,穿什么。(笑) 爱享受的傅国华对服饰品牌毫无研究,晚上尽量不与人应酬,一点蔬菜和水果就是一顿晚餐。时代变啦,吃得少才健康。傅国华平时的饮食观基本上非常西化。但是出入宝马的他坚持,开名车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工作时容易“发疯”,常常忙到没时间上厕所的傅国华也沿袭了西方人的生活模式,一年两次的度假计划总是在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通知秘书做进工作表里,到时候,只要没到天塌下来的程度,他必定准时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 “人间蒸发”。 蒙特洛(Montreux)距离洛桑1个小时车程,依傍着莱蒙湖,是瑞士最出名的修养胜地。今年夏天,傅国华又和往年一样,带着家人到那里最有名的疗养诊所Clinique La Prairie.(简称CLP,大概意思是草地上的疗养诊所)检查身体,休养生息。对自己和家人身体的宠爱,傅国华从来不遗余力。 今年,傅国华又做了一件他自己觉得挺好玩的事儿,投资接手了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游泳池。每周三,他雷打不动地去那里游上两个小时。 “能坚持吗?” “当然,不运动锻炼我平时怎么有精力体力做‘工作狂’。” 创意来自生活的撞击 问:最喜欢看的电影? 答:告诉你最不喜欢看的电影吧,恐怖片。除此之外,都不拒绝。 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而去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也成了傅国华全家圣诞夜的保留节目。曾经在伦敦,曾经在曼哈顿,曾经在东京。而每个不同城市不同年份的《胡桃夹子》中总会融入当地以及当年的时尚元素,2005年,他们在上海大剧院看的时候,看到在布景中加入了喜庆的中国式灯笼,这个充满了文化气质的意象立刻点亮了傅国华的创作触机。很快,他把这中国式灯笼的灵感,融入了当时正在做的东北最高楼的设计方案——哈尔滨爱建大厦。建筑体外层构架形似拉长的灯笼,鱼网状格结构既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又是相当稳固的结构形体。夜幕中,整个建筑晶莹剔透,优美的弧线体量与挺拔的石材体量形成对比,顶部的百叶架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就如矗立在松花江畔的一座灯塔。 旅游途中,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傅国华都会画下来作为将来的创作元素。在带着家人转机的间歇中,他搜集了材料,最后写成了20万字的学术专著《现代航空航站楼设计》。对傅国华来说,建筑上的每一个创意都来自生活的碰撞,特别是来自其他领域的借鉴。 傅国华开车的时候有时会听周杰伦,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错,能把最平常的生活演绎成自己的一种范式。好的建筑师也一样,要有点颠覆的精神,把朴素的功能转化成艺术的表现。 流汗,所以尽兴 问:业余时间做什么? 答: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去蹦的,我常常是带头爬到桌子上去跳的那一个。 很难想象,白天如此谦谦君子的傅国华会有那么放得开的一面。但事实上,这个清瘦充满书生气的男人随时会展现给你看他充满爆发力的一面。他可以很安静地做上几个小时方案,也可以在泳池挥汗如雨,只输给专业队出身的教练一两个身位。 不流汗,怎么能尽兴?这是傅国华的生活哲学。无论动静,他都要一种极致。 因为听说有人坐晚班的火车带着高古的陶罐来摆地摊,去晚了就挑不到好东西了。他冬天的早上四五点摸黑爬起来,抖抖索索打着手电筒在城隍庙淘古董。最后带回的宝贝不管是真是假,他都视若珍宝。很多年过去了,他总是保持着某种孩子气,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有兴趣。 对傅国华来说,最兴奋的时刻莫过于一个难产了很久的设想或项目得到认可。那时候,他就会去买一个百事可乐,而且一定要是冰的,一定要是罐头的,塑料瓶就不行。然后一口气咚咚咚喝下去。这样的一个仪式,来源于对二三十年前在深圳奋斗的艰难岁月的纪念。 2005年一年,傅国华投资并独立制作了一档电视节目《KFC对话建筑》,邀请了诸多如著名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伊东丰雄,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戴复东、郑时龄等名家,通过这档带有公益性的知识普及节目,傅国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由此读懂建筑背后的语言。今年傅国华又出了一本叫《对话建筑》的书,作为对自己10年建筑生涯的总结。但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在傅国华心中,一切都还是未完成,还有很多新鲜的东西等在前面。 ◆ 吴小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