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香 伍立杨 |
草果亦称草豆蔻。笔者小时候生活在康藏地区,草果常见于农家田间地脚。大抵人家都备为寻常取用之物。通常作为佐料,但其他方面也多有依赖,因其对日常生活的安养渗透甚深甚广。 最微妙的是,每当精神萎顿、头脑昏沉之际闻其奇香,情绪即为之一振,仿佛无形之手在拔擢提举。其香氛是一种轻灵、突进、飘逸而又不乏沉着的贯通穿透。譬之文体,它像唐传奇,而不似汉大赋;它像古风,而不似律诗。其中似乎含有姜的馨香而无其辛辣,又杂糅了山林雨露甘草的气息,醇正、伟岸而又遗世独立。 多年奔波在北国,久不见草果,久不闻草果香,今忽于滇南边疆见之,实可谓他乡遇故知。既见到棕褐色的干果,又品尝到鲜嫩的草果芽——即花在根茎上抽出的结合部分。云南栽培草果的历史已达千余年。宋代著述中即有记载,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则于滇产草果很是推崇:“滇广所产草果,长大如诃子,其皮黑厚而梭密,其子粗而辛……元朝饮膳,皆以草果为上供。” 草果作为林地植物,适应南亚热带气候。草果含挥发油,辛香浓郁。用作烹调,能除腥膻,增进菜肴味道,是人们喜欢的食用香味调料。中医以为,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健胃消滞,可用以治疗多种常见病症,今于食品、香料、制药工业广泛运用。 近期在滇南边疆绿春、金平、红河县一带调研,知其已成为农村建设产业培植之一大支柱,三县相加,种植面积近二十万亩。除售卖果实、草芽之外,还有深加工,磨粉包装后,价格成倍增长,乃农民增收之一佳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