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7版:求职·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 移民扫瞄
 第B29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0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1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 招聘·招生
 第B36版:求职· 招聘·培训
    
2007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听黑与白的撞击之声

马 季


  读罢储福金先生的长篇小说《黑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掩卷之余,想说几句与这部小说并无直接关系的话。按照我对当下小说的粗浅认识,以及这些年的阅读经验,我的第一感觉是:《黑白》是一次“向内转”的深度写作。它的潜在意义还表明:一个具有严肃创作态度的作家,应该从自己的心里往外掏东西。与此相对应,这样做小说的作者是愈来愈少了。尽管可以这样解释,各人做小说的方法不尽相同,或快或慢是正常的,创作精力旺盛,一本接着一本地出书,并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是不是真的有表达的激情和欲望?是不是有丰富的积累和储备?如果问得再罗嗦一些的话,就是,到底为了什么去做一部小说?一个作家还是应该认真面对这些问题的。缺少这样的自省和自问,匆匆动笔写作,作品出来了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无节制的、复制式的书写,造成小说数量浮肿、质量贫血,并直接导致阅读审美倦怠,已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

  小说有自己的生成之法,虽有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却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即作家以何种身份进入写作。比如《黑白》的作者储福金,小时候受父亲影响开始下棋,一下就是几十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棋局,见到过各种各样的棋手,“棋”在他的心中不说是完整的,也是足够丰富的。如果以感情为基点,“棋”也可以说是与他的人生血肉相连的。以此构成写作,应该是《黑白》的必然。

  《黑白》是一部以围棋为核心的文化小说,但又不仅仅是写文化,还涉及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命运坎坷的人生,并客观呈现出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落差。这是我对这部小说最现实的解读。如果延伸一些说,就要复杂一些。棋,作为文化,是一种普适性的存在,但对于棋手而言,则成为一种境界,最根本的是求其道。棋王这个称呼,便是对得道棋手的世俗认定。或者可以这样认为,棋局的变化多端与弈棋的常在之道,人生的一时之需与棋手的为“王”之道,两者相对应所产生的对人生况味的体察,才是这部小说的主旨所在。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在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动荡时期,棋手的成长似乎更为艰难。如何成为“棋王”,并非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一个孩子通过弈棋成长起来,他所得到的人生经验,及其在自然而然中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才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每一次小的领悟,每一次棋力增长,都伴随着伤痛,这正是人生棋局的写照。当陶羊子最终成为东南围棋第一人时,他由棋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对功名利禄已经失去了兴趣,安详的心灵、平静的生活,家乡江南小镇才是他的归依。但未经人生奋斗,未尝苦辣酸甜,未有生死搏击,就无法抵达辉煌,更感受不到平淡的人生之美,这一切似乎是恒久的真理,却又是不可言说的艺术的神秘之源。储福金深得其味。

  明请读一篇《有感于<经常吃瘪>》。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