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与见闻 ——黄华回忆录 黄 华 |
|
21.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字 1972年7月5日,决心全力以赴打开日中关系的田中角荣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组阁,热心改善日中关系的大平正芳出任外相。毛泽东和周恩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日关系新形势,决定在7月初派外交部长期研究日本问题的肖向前同志为中日备忘录贸易驻东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并派资深的对日工作干部、原驻东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孙平化率200多人组成的友好代表团访日。周总理指示孙平化抓住时机,促使中日恢复邦交,拜会上任首相田中角荣,并转达他的话:欢迎田中首相来北京商谈两国复交问题。 1972年9月,正当菊花飘香、枫叶正红的金秋,我在纽约(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听到了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恢复邦交的喜讯。 在国际和两国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推动下,日本新内阁首相田中角荣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于9月25日率大平正芳外相和二阶堂进官房长官及52名高官乘直航专机飞至北京,就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举行谈判。中日两国历史上虽有一段极不愉快的岁月,但我国总理和日本首相经过多轮认真而坦诚的谈判达成了历史性协议。之后,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首相一行,气氛十分友好。29日,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字。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中日间的战争状态,恢复邦交,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友好关系。这一声明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篇章。 在纽约得知这一消息,我感到无比欣喜。中日复交是继英、法与我建交后我国同发达国家关系的重大突破,无论对我国外交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事件也引起世界震动,受到普遍欢迎。它将为缓和亚洲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时值建国23周年国庆之际,这件事成了我驻外使领馆国庆招待会上人们的主要话题,各方朋友纷纷向我们表示祝贺,都说是中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对中日复交,我国和各国媒体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在日本,各政党和友好团体、各界人士都纷纷发表声明和谈话,欢迎和拥护中日复交,赞赏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政府关于战争赔偿的要求。执政的自由民主党认为是“本世纪和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大大改变了历史潮流”。 我认真地阅读和研究了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签署的联合声明。这一历史性文件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深远。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联合声明的第八条,该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光荣使命,即谈判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重任日后竟然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更没有料到,根据联合声明所进行的缔约谈判是那样艰难而曲折。从中日联合声明规定进行缔约谈判到最终完成,竟然整整花费了6个春秋的漫长岁月。 随着邦交的恢复和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双方经过共同努力,先后签订了《中日海底电缆协议》《中日贸易协定》《中日航空运输协定》《中日海运协定》《中日渔业协定》等一系列务实性双边协定,大大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两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也迅速展开,民间交流和人员往来也与日俱增,呈现出官民并举的喜人局面。至此,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时机已日臻成熟。 为使中日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上长期稳定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从根本上造福两国人民,必须以两国最高立法机构批准的法律文件加以巩固。中国政府于1974年秋把这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委派韩念龙副外长访日,就这一问题同日本外务次官东乡文彦举行预备性会议。缔约谈判的运作正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