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二张脸 米舒 |
倪锡中书友: 上篇谈了南朝,本篇来谈北朝。北朝占据地区主要是河北省北部与山西省,经历了北魏、北齐和北周三个朝代。若论可说的人物,似乎北魏孝文帝与北周周武帝宇文邕还可一谈。 汉末,匈奴衰落,鲜卑族崛起。鲜卑人以畜牧射猎为生。公元386年,拓跋珪率众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他一方面招纳汉人,沿用汉人制度,大得人心;另一方面他赏罚分明,将士愿为其出力卖命。公元399年,改号称帝,即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一些成功,但他生性残暴,后被其子拓跋绍杀死。直到北魏孝文帝即位,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改制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北魏政权最后在混战内讧中结束。 鲜卑人高欢建立了北齐,他一方面对鲜卑贵族让步,取得他们支持;另一方面分配土地给百姓,后者让北齐政权得以建成。北齐当时的敌国,西有宇文泰的西魏,南有南朝的梁国。高欢重用侯景为大将军,侯景很有谋略,但野心极大,他不把高欢之子高澄放在眼里,北齐与北魏大战三次,双方大伤元气。高欢死后,侯景作乱失败,他投奔了南朝的梁国,高澄被奴隶杀死,高洋继承王位,自立齐文宣帝。高洋为了维持政权,整肃贪污,健全法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高洋一死,皇族纷争,最后被北周灭亡。 北周将帅中有宇文泰和汉人李弼、李虎(李渊之祖父)、赵贵等八员大将。除宇文泰是鲜卑人,汉人的势力在北周扩大。北周期间,鲜卑人开始接受汉文化,尤其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他释放奴隶,勤政爱民,推行赏罚分明的制度,一度让北周王朝出现了好风气。但他死后,其子周宣帝是荒淫狂乱之徒,最终被杨坚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整个北朝历史,战乱不断,内乱不止,连年用兵,相对平稳的时间太短。 北朝的佛教文化艺术很有特色,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与敦煌壁画都引人注目。而五岳胜地的建成,与南北朝的佛教与道教兴盛有关。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与北朝民歌,在北朝文化史上有一定地位。 米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