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暑期社会实践”征文 收银台前的感悟 吴雪鹭 复旦附中高二(1)班 |
◆ 吴雪鹭 复旦附中高二(1)班 夏日炎炎似火烧,这是本班暑期最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人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装袋子”——也就是做收银员的副手,大家都兴奋得溢于言表。 经过一番培训后,冷热、干湿分袋装等等注意事项已是烂熟于胸,大家都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套上超大号的红色马甲,浩浩荡荡地穿过购物区,在收银区一字排开,各自拜了个“师傅”上岗了。 虽是周末,好在还未到高峰时间,空闲的我们互相挤眉弄眼的,不时摆弄着自己身上的马甲。不一会儿就来了结账的顾客,我赶忙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一堆货物,片刻不停,好容易在师傅的帮助下装好了。经过一番紧张的“战斗”,总算有了一个间歇,只觉得自己像个刚出笼的包子,浑身冒汗,和我的“战友”们愁眉苦脸地对望,师傅说空调只在购物区有,难怪呢!我擦着汗想,要是没有我们这群徒弟做帮手,师傅们岂不是要一个人既收银又装袋了吗?“是啊!”她回答得干脆。毫无疑问,收银比装袋子要复杂更多,在这动辄出一身汗的环境里,一站就是大半天,大型超市客流量大,顾客一买又往往一大堆,碰上瓶瓶罐罐或者鸡蛋什么的,敲碎也是收银员的责任。这看似轻松的工作其实既要细心又要讲效率,忙中不得出错,真是不容易。 然而最为费神的要数与各类社会人群打交道。大部分阿姨叔叔会在收银时耐心等待,有的甚至会帮忙撑开袋子一起装,提高效率,有的还会在临走时朝我微笑或点头,道声“谢谢”。这两个字虽微不足道,但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当你忙碌后收获感谢时的真切感受,尤其是站了一个多小时后,我的腿已经酸了,又不停地在冒汗,顾客却不见减少,不会缩短的队伍和一车一车等待装袋的物品让我恨不得立刻开溜,早先的兴奋荡然无存。然而,正是那些鼓舞的小细节让我提起精神坚持到底。 可是有的人却摆出一副“傲慢与偏见”的模样,仿佛天下人都欠了他们数不清的银子,我就碰上这样一位中年妇女,不耐烦地看着我装不算,在我装完后还忿忿地摆弄着袋子里的东西,嘟哝着我没有放整齐。阿姨啊,这么多顾客,我怎么可能专为您摆出造型来呢?心中虽这么想,我赶紧诚惶诚恐地说抱歉,她却以一副“好为人师”的姿态意犹未尽地扯了一番“态度”“细节”的大道理,师傅轻声地对正手足无措的我说“别理她”,我的心放下不少,想必师傅早已见怪不怪了。其间,身后的服务中心又有人大声吵起架来,师傅皱眉说天天都有人吵!本就够热的环境因为这些喧哗给人又平添了烦躁。也许是因为天气炎热,也许是因为排了很长的队伍,其实在主观的心情自我调节前,客观原因根本无足轻重,相信那些耐心的、和善的、会点头微笑、会道谢的顾客们必定会懂得如何生活,人与人的尊重是互相的,而那些自以为高人一头的人们恰恰暴露了自身的不自信、自私和虚伪,也因此被别人轻视。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花枝招展”的时尚女青年,第一眼便无甚好感,没想到她自己拿出了几个布袋子让我装商品。真可谓“人不可貌相”,我顿时肃然起敬,这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心啊!如今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相信自带袋子去超市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贪小便宜多要几个袋子的人会越来越少。 一个收银台如同一个社会的缩影,这次装袋子的经历不仅仅让我深切体会到工作的艰辛,更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有关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课。下次去超市、去餐厅、去商店,面对收银员、面对服务员、面对送水工,我会时时记得对服务我的人说声谢谢,让愉快的心情互相传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