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 高调“开场”草草“收场” 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半途而废暴露心理承受能力差 吴洁宇 钱滢瓅 |
|
“你实习了吗?”在即将迈入大四的准大学毕业生中,这一问题几乎成为今夏见面必谈的问候语。据调查,“暑期实习族”的日益壮大,不仅源于许多高校、院系的专业实习要求,更因为愈来愈多的大三学生意识到,实践经历对于求职之路意义重大。暑假即将结束,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暑期实习却是怨声载道,有的甚至刚上班一星期便“炒”了单位“鱿鱼”。 一个礼拜就病倒 “刚找到实习时,那叫兴奋啊。结果上了一星期的班就生病了!”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大三女生这样在BBS上“哭诉”她短暂的实习经历,“不仅上班累,路上挤车太费力,中午又没好吃的。先说交通:真是不坐不知道,原来上海还有这么破的公交车,没有空调,还是小巴,我就天天在39℃的高温下熬一小时高密度的公交车。再说中午吃饭:食堂的菜要多难吃有多难吃,还特别贵,一块大排5元,天哪,在我们学校都能买3块了,结果下午到了4时肚子就叫了。”这位女生在经历了一周“身心俱疲”的上班生涯后,毅然决定离开实习单位。临走前,她在BBS上留言道:“天啊,上班真的好辛苦啊!幸好我还有一年的学生时光可以享受。” 如此抱怨实习辛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一个学生在某建筑设计工作室实习,刚去了一天,发现一天要工作9个小时,便“熬”不住,拍拍屁股走人。还有个学生上班倒是不辛苦,只是路途较远,撑了一个星期,也受不了奔波之苦辞去了工作。 无所事事急跳槽 当一些实习生因上班“太苦”半途而废时,另一些实习生则因“太清闲”扭头辞职。中文专业的小张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国企实习,但上班以来一直干坐着,啥任务也没接到。她等了一个礼拜,最终还是耐不住“寂寞”,开始上网寻找下一份实习。“我不想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当然要赶快‘调枪头’。” 刚实习一天,复旦大学的辉辉也在论坛上“晒”起了自己的无所事事:“财务实习,就是坐着处理账单,比较无趣,真不知道能从实习中学到什么?” 由于抱着“大干一场”的期待,许多大学生容易对于刚上手时的空闲或单调迅速失望。 “每年我们总会碰到不够踏实的实习生。”上海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的涂超表示,刚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在敬业精神上的确都有欠缺,往往“眼高手低”。 良好心态少不了 针对暑期实习中频频出现的“中途离场”现象,交通大学就业服务和职业服务中心的李琳莎老师分析,问题多出在大学生的心态上。 李老师在与用人单位的接触中了解到,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任务,自然无法交予实习仅几个月的大学生完成。而单位安排实习生做“杂事”,并非有意“看轻”,这么做也是为了考验其在企业的适应性。对于大学生而言,再小的事也属积累经验的一部分。 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派遣部张春勇认为,大学生在实习中体会“上下班的感觉”,是适应职场环境和节奏的第一课。毕竟,一旦踏上正式岗位,诸如交通不方便、吃饭没着落、领导很严厉之类的问题仍将出现。何况,若连现在这点“苦”、这点“无趣”也受不了,何谈以后的成功? 实习生 吴洁宇 本报记者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