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十来天里,克服“假期综合征”正当其时
临近开学,大家赶快收收心

马丹 唐洁

  要开学了,快回来吧!

  不到两周,新学期又要开始了。休整了大半个暑假,中小学生应该行动起来,做足准备迎接新学期。教育专家们提醒学生,开学前不仅要做好生活上与学习上的准备,更要注意心理上的调整。

  学习

  调整状态 做好预习

  每到开学之际,不少学生容易患上“假期综合征”,越是临近开学越是情绪焦虑。其中,由于放松过头使得假期作业来不及完成,是导致情绪焦虑的主要原因。老师们提醒学生,暑假的最后两周,学生们该收收心,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学习上。上海崔乐美心理教育咨询事务所所长崔乐美说:“预习应侧重于记忆类的内容,比如英语单词、语文古诗等,但不必死啃理科科目,对这些科目,学生往往在学了皮毛后,觉得自己全懂了,上课时就会不认真听了。”

  其次,学生要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对于低年龄的学生,家长不要给他们准备过于花哨或功能太多的文具,那样会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华师大二附中学生处副主任田伟老师专门给新高三生支招:假期最后十几天日子里,新高三生可以自己梳理高一、高二的知识点,做好迎接高三模拟考的充分准备,还可增加和同学的学习交流,相互鼓励,既不要太害怕高三生活,又不要过于自信。

  生活

  作息规律 尽早转变

  崔乐美建议学生,要从暑期的分散活动渐渐调整到有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定点按时吃饭,午睡时间也要减少,直至取消。早晨八九时起床后,中小学生可安排一些学习活动。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可设计一些游戏,比如画画、拼图、剪纸等,同时,每过30到35分钟,安排10分钟的休息,让孩子上厕所。对一些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训练,逐渐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在休息时间才能上厕所。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盛裴校长特别提醒家长,暑假的最后几周,不要安排旅游计划,免得孩子过于亢奋,心“野”了收不回来。

  心理

  新的开端 迎接挑战

  老师们还建议,家长和孩子要做好沟通,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新学期新挑战。崔乐美说:“特别是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要认识新的同学、接触新的环境。孩子要有心理准备,意识到不管以前如何,现在都是新的开端,所以自己应当在各方面有所改变。”

  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主动和孩子讨论新学期的生活,引导孩子制定新学期目标和计划。“同时,要特别注意,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目标和计划应是激励性的,不要制定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过高目标,这反而会增加他对新学期的恐惧。”

  父母应以身作则,不能一边教育子女,一边自己却通宵玩电脑、看电视。家长可在晚饭后,准时看报或读书,给孩子营造一个有学习气氛的环境。

  本报记者 马丹 实习生 唐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