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瓶装水成美国社会头号公敌

王玉初


  广州日报 提起瓶装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干净和健康。然而,美国的环保人士如今却把瓶装水当作了最新的“社会头号公敌”。

  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首先,期盼经常听到我国环保人士的声音。通过媒体,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国外一些环保人士的活动,而我们的环保人士呢?民间的呼声在哪里?

  其次,必须未雨绸缪地完善我们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一日不完善,瓶装水就一日不会削减,与之相伴的环保压力只会有增无减。

  最后,治理白色垃圾须立法。与瓶装水包装物制造的环境压力相同还有一次性的饭盒、塑料袋等。近年来,我国治理白色污染虽有一些动作,但成效不显著,这亟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制约。 (王玉初)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