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公众服务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A12版: 早间点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房地产市场降温,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再到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场危机,三名普通人、一名商人和一名总裁的经历彼此相连
次贷风暴下的人生危机


  三名“房奴”  住房梦破

  盖布瑞尔·坎安宁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她的愿望相当简单:有一个家。

  由于信用评级低、还贷能力有限,无法申请到贷款,她曾离这个梦很远。

  她也曾离这个梦想很近。这源于次级抵押贷款在美国“华丽登场”。

  “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的一个概念,贷款对象为坎安宁这样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申请人。一些次贷产品甚至无需贷款人支付购房首付款、无需出示收入证明即可申请贷款。这种贷款没有固定利率,一些次级贷款产品刚推出时往往以低利率拉客户,随后几年内逐渐上调。

  坎安宁2000年申请到8.9万美元次级抵押贷款,住进自己的家。

  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市场陷入“寒冬”,贷款人开始感到无力支付高额月供。

  坎安宁申请贷款之初,还款利率为8.5%。7年后,贷款利率涨为11%,坎安宁欠款总额增至23.4万美元。现在,高达2275美元月供让她不堪重负,房屋不久会由贷款机构收回抵债。

  现年25岁的凯西·塞林是另一种“房奴”。有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塞林等一部分人可以轻松申请到多笔次贷,用于“倒房”赚钱。

  塞林申请贷款的过程异常轻松。没有出示收入证明,也没有提供抵押物。任职网站设计师的塞林5个月内贷款在加利福尼亚州买房7套。

  房地产市场陷入寒冬后,塞林卖不出手中房子,还背上220万美元贷款。由于无力还款,塞林名下房产中已有3套由贷款机构收回,剩下4套房屋不久也将遭收回。

  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地区的埃立克·埃弗森及其妻子也面临房屋被收回的悲惨命运。不过,这对夫妇的问题不在于无力归还贷款,而是他们申请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在风暴中撑不住了。

  一名商人  唯利是图

  迈克尔·斯特劳斯是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简称“美国住宅”)首席执行官,他的公司是美国抵押贷款公司十强之一。斯特劳斯8月2日宣布,“美国住宅”受坏账拖累面临倒闭,将放弃所有抵押贷款业务。

  “美国住宅”也经历黄金期,成为美国发展最迅速的抵押公司之一。“美国住宅”2006年承接贷款业务600亿美元,占美国房贷市场业务总额2%。

  近几年恰是斯特劳斯肆意放松贷款人审批标准、疯狂扩大业务额的时期。但他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终于带来恶果。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美国住宅”2007年遭遇“滑铁卢”。公司股票价格较两年前下跌95%,2日收于每股1.45美元。证券分析师保罗·米勒说,按这一发展趋势预估,这家公司的股票最终可能变得一钱不值。

  原因并不复杂。坎安宁、塞林等众多贷款人无力支付高额月供,使斯特劳斯无法收回款项。房价大幅下跌使斯特劳斯发现,房屋市值反而低于购买价格,房屋价值甚至贬值至低于购房者贷款余额的水平。这导致“美国住宅”坏账严重,陷入沉重财务危机。“美国住宅”的命运将是清算资产,申请破产。

  “美国住宅”倒闭让埃弗森夫妇等175户马里兰州家庭陷入苦闷,由于“美国住宅”无法提供剩余贷款,他们不知道还能在自己家中住多久。“我在公路上开着车,打着电话,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埃弗森说,“我妻子坐在一旁,一脸忧郁,尤其是当她听到我说:‘我们可以回家了吗?’”

  一名总裁  替罪羔羊

  一些住房信贷公司倒闭,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逐渐向整个金融市场蔓延。对此,沃伦·斯派克特再清楚不过。

  2007年8月1日,在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特恩公司宽敞的董事会主席办公室内,公司联席总裁、联席首席运营官斯派克特坐到了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面前。凯恩告诉斯派克特:“你不能再与我共事,我必须这样做。”

  从业24年来,斯派克特一直供职于贝—斯公司,总是给人一种冷酷、自信的印象。他年少成名,32岁成为贝—斯公司一名主管。他现年49岁,一度被视为公司“少壮派”,持有公司7.5万股已发行股票,被视为凯恩的接班人。

  然而,随着投资信贷市场光泽散尽,主管公司旗下对冲基金业务的斯派克特从事业高峰跌落。

  公司首席财务官塞缪尔·莫利纳罗8月3日说,信贷市场当前混乱状况是22年来最糟一次,堪比华尔街过去几次著名危机。莫利纳罗此言一出,华尔街股市大幅下滑。当天收盘时,道琼斯指数跌落280点,比前一天下滑2%。

  由于长期主营债券和债券衍生产品业务,贝—斯公司在信贷市场投资不少。信贷市场如今面临危机,势必影响这家投资银行的相关收益。

  总需要有一个人成为这场灾难的“替罪羊”。为给公司包扎两只对冲基金崩溃造成的伤口,斯派克特连续几个星期没日没夜地工作,但最后只换来凯恩的一纸声明:“我们决定调整领导结构层。”斯派克特就是凯恩所说的“调整”对象。

  此后,两大权威机构调低对次级抵押债券的信用评级,使投资人对这类债券投资风险的忧虑陡然升高,全球各大股市大幅下挫。银行、存活下来的抵押贷款放贷机构以及其他融资机构采取避险措施,提高放贷标准,整个市场出现浓重的“惜贷”气氛,迅速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

  金融市场危机就此产生。

  新华每日电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