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昼寝” 白子超 |
公冶长篇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昼寝,古代学者有几种辨析,如今均不作繁琐考证,理解为白天睡觉。杇,音污,涂抹,有粉刷粉饰义。“于予与何诛”,于,介词,介绍出“诛”的对象,相当于“对于”;与,同欤,语气词;诛,谴责,责备;何诛,宾语前置,即谴责什么。“于予与改是”,于,介词,说明“改”的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是,此,这,代指前述观察人的方法。 此章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垒成的墙壁不必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还谴责什么呢?(已不可救药,无需再谴责什么。)”孔子说:“最初我对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怎么做。我是因为宰予才改成这样的。” 此章颇多可议之处。其一,《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对诸弟子均尊称字而不称名,宰予字子我,所以首句应写“宰我昼寝”。其二,两个“子曰”,有学者认为两段话不是一次说的,孔子对宰我耿耿于怀,整理者编在了一起。其三,宰我白天睡觉,地点、原因均不明了,而孔子责骂过于严厉,不好理解。 宰我入孔门时间很早,是孔子的一位重要弟子,与子贡并列“言语”科(先进篇),“利口辩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从雍也篇宰我问“井有仁焉”,从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可以看出宰我是一个独立思考、不肯盲从、敢说敢做的人。宰我公开质疑老师提倡的三年之丧,理由说得头头是道,认为守丧一年足矣。今人无疑都会站在宰我一边,觉得孔子未免过于保守。但是,我们毕竟不能代替孔子。特别是孔子追问,三年守丧期未满就吃精食、穿锦衣,是否心安时,宰我竟然说“安”。人们不难想象孔子当时会是何等不快。不过,孔子并未发作,只是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做吧。宰我退出,孔子说他“不仁”,接着又对其他弟子说了一遍三年之丧的道理。显然,在孔子心目中,宰我的独立与主见超过了界限,因而不大喜欢宰我。据《史记》记载,关于三年之丧的谈话在前,宰我昼寝在后。孔子忍无可忍,抓住机会把对宰我的不满彻底发泄出来。 有学者指出,孔子痛骂宰我,与他的“循循然善诱人”和“恕”道都有不小的距离,如此师道不足为训。不过,这种批评的成立还需要一定的前提,即宰我是因为生病(如重感冒之类)才白天睡觉,而孔子不做调查就大发其火。倘若是宰我故意捣乱,消极示威,恐怕就不能简单地批评孔子了。而这一切均无法考证。 愚以为,孔子不是圣人,是伟人,而伟人也有缺点,也会犯错,孔子在“宰我昼寝”的问题上或许有不妥不当之处,但也只是个案,不能因此而怀疑孔子的为师之道。不管怎么说,“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两句箴言流传下来,都是后人的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