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 广 告
 第A29版: 广 告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09版: 好吃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喝 茶

西坡


  我们是喜欢喝茶的民族,比较明显的例子,是许许多多爱茶之人,手不释杯。你看,有的人开会时一杯,不开会时也是一杯;上班时一杯,不上班时仍是一杯;在家一杯,外出还是一杯,一天喝到晚,像是从来没喝过水似的。为此,有一段时间,“雀巢咖啡”的瓶子非常吃香,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其中的关键,在于它密封,放在包里随时取用正合适。然而,它很快又被淘汰,原因是有些人嫌它从包里拿出拿进太费事。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批不同商标、功能齐全的杯子——密封,保温,轻巧,有拎襻,装滤网,摔不碎,提拎着才叫方便,说来就来,不耽误工夫等等。爱茶之人,手拎一杯,气闲神定,仿佛从前怀揣着单位介绍信去和其他单位打交道的豪迈和镇定。

  这种情况,让西方人很下面子——他们一天当中喝不了几道茶,几杯茶,而且程序繁缛,弄得像真的一样,哪像咱们想喝就喝,喝得畅快!

  其实,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是茶、水不分的。喝水,就是喝茶;喝茶就是喝水——喝带茶叶味道的水。我见过的不少人,就是秉持这样的喝茶理念。如果有人请他(她)吃饭,他(她)总是显得很兴奋,好比绝望的女人被自己暗恋着的男人突然盯看了几秒钟;如果有人请他(她)喝茶,他(她)难免恹恹,以为人家轻慢了他(她)。明摆着的事情,人们往往记得那些曾经为自己做过自己做不了的事的人,谁还会怀想那些为自己倒过几杯茶水的人呢?喝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且是日课,自然高尚不起来了。

  事实上,把喝水和喝茶、把喝茶和解渴混同起来的人,永远也不能享受到喝茶的趣味,一如把美食和果腹当作一种行为两种说法那样没救。对茶的精神不理解,也就失去了对茶的尊敬。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相信爱茶的人多少知道一些这是知堂老人关于喝茶的名句。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吃什么东西有这样伟大的力量?茶!

  人家请你吃饭,说明人家看得起你;人家请你喝茶,说明人家和你是哥们。哪个更有感觉,你咋就想不明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