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 广 告
 第A29版: 广 告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10版: 好吃·美食物语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 道


  日本人对Ramen的爱好和崇拜,已达疯狂程度,他们的饮食文化影响东西方,Ramen将会超越米饭面包。

  Ramen这个名称,日本人总是用假名,不用汉字,原因是这个发音之下,汉字可作“拉面”和“柳面”,日本人搞不清楚最初是以哪一个开始,便干脆摒弃汉字。

  数十年前,做穷学生的时候,日本面没有现在的考究,只配些竹笋和紫菜,哪里有什么所谓的烧豚?汤底死咸,除了酱油,它的确一点味道也没有。

  在日本经济腾飞的那段日子中,日本面被他们发扬光大,先对汤底作严格的要求。熬汤的材料用猪骨、鸡骨、鸡脚鸡头和昆布,一熬便需七八个小时。有了那么浓厚的汤底之下,日本人还要下酱油和大量的味精才算完美。外国人一试,果然美味,即刻上瘾,但是吃完之后口渴死人。

  上述的是东京人的吃法,叫“东京风”,北海道天气冷,需油质补充,故加大量的牛油和面豉,配料除了烧豚之外,改加粟米粒、豆芽等等,称之为“札幌风”。成为日本面的两大门派。

  象征日本面的是那个很大的容器,这个碗外形状分四大类,半圆形肥嘟嘟的叫牡丹形、尖的叫扇形、不尖不圆的叫梅形,往外翘的叫百合形。最原始的设计是梅形的碗,碗中有连续格子模样,加一条龙,或一只凤,碗底有个大“喜”字,老土得交关。

  在香港的日本面家开得不少,先些日子经过洛杉矶机场,里面餐厅也卖日本面。伦敦有廉价日本面店大行其道,这家店把烧豚改为不油腻的鸡胸肉,又加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不伦不类。这家店唯一可以称赞的是它的名字,日文汉字写为“我尽”,是恣情、放肆的意思。

  “我尽”是中国人开的,在美国的日本面店也多数由鬼佬经营,日本人本身反而不大敢在外国搞日本面店,因为他们要求高,说是日本面冷冻后运到国外就不好吃了。日本面的确是新鲜吃才美味,从前在京都的金阁寺旁有个大排档,吃过之后毕生难忘。东京的帝国饭店前,日比谷公园的入口,也有一档,曾与金庸和倪匡深夜光顾,寒冷的天气之下捧着一大碗热汤,坐在石阶上大嚼,是天下绝品之一,可惜目前已经换了人做,没那么好吃了。

  日本人一钻牛角尖,不得了了。像茶道一样,出现了“面道”,讲究“面龄”。究竟日本面要怎样吃法才算合格呢?

  一位面龄四十年的长者说:“首先要欣赏整碗面的外观,看飘在汤上葱花又浮又沉,然后喝一口汤,把碗放下,在口中仔细地、反复地咀嚼汤的滋味,吞下。再吃面条。”

  “烧豚呢?”我已没有耐心听,插嘴问。

  “绝对不可以先吃。”他情感丰富地说:“烧豚是用来看的,一面吃别的佐料,一面看着那两片肉,带着爱情看看它……”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