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设防 外资绕路 董琳霞 |
|
海外基金进入上海市场也并非一路坦途,跨过“171”、跨不过“130”,限外政策给外资的进退设下重重围栏。 沪上高端服务式公寓静安紫苑,前不久就曾传出将被一日本基金整体收购的消息,但最终因多方原因而夭折。去年8月,荷兰ING与金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拟合作开发天津金地格林小镇项目,同样无果而终。开发商看好后市、双方在商业条款上不能达成共识等都是这些案例收购未果的原因,其中“限外道口”的收紧也对这些交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去年亮出171限外令时,外资入沪只要在结构上做相应调整就能毫发不伤,今年130文件下达后,外商投资成本上升了10%以上。”一位曾效力世邦魏理仕的资深基金经理表示,从171首次大限以来,每次细则出台,他们都会调整并寻求新的投资方式,为了满足政府对投资结构的要求和外商投资回报要求,他们能为外商设计的通道越来越狭窄。 今年一季度外资投资房地产同比增长了68.7%。目前,各海外基金投资机构已将进入中国的成功经验视为最高机密,在应接不暇的政策出台后,他们即时寻找“拆招”秘诀。这也是为何从171号文件至130号文件,越收越紧的限制政策挤压下,进入中国房地产投资领域的外资规模却越来越大。在中国房地产开发高利润率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背景下,外资基金仍可从中获得丰厚收益。 □本报地产评论员 董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