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档案故事 钟沿 |
偶然发现,外公、母亲和我,三代人对个人档案的看法差异太大了。 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批斗,那时,他的档案材料摞起来足有一尺厚。“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时,组织部和人事部的干部当着外公的面,将他档案中的“黑材料”付诸一炬,他的档案一下子变得只有一寸厚了。当时外公哭了。外公说,挨批斗是极大的耻辱,“记入档案”更事关自己今后的命运,且会连累子孙。所以去掉“黑材料”,感觉就像梁山好汉抹掉脸上的“金字”。 母亲曾因为单位不给档案,以至于拖延了3年才调回上海。说起为“调档案”而跑断腿的经历,母亲唏嘘不已。当时正值“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转型期,个人档案的管理也有点乱。正是沾了“乱”的光,母亲才得以没有档案就应聘到一家大企业。直到两年以后,她的档案才从区组织部发往她所在的企业。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急需母亲这样的人才,“串通”人事部门搞了个“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母亲也就装聋作哑,没有追究自己档案的下落。 轮到我大学毕业应聘,却发现我的档案找不到了!我急,学校的有关部门没法向我交代,也急。经追查,才从另一所大学里找到了我的个人档案。原来,此前我曾要求转学到另一所大学,后来转学不成,我的档案却转过去了,直到毕业要用时,才发现丢失了,可见学生档案管理也有混乱的。还好,总算找到了,没耽误我应聘。我趁机仔细阅读了自己档案,干净得很,特别是受奖记录,让我看得沾沾自喜。反正我的“脸”还是很漂亮的。 钟沿 (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