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创造敢于摔打的教育品质,磨炼善于协调的生活品质,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观念更新
“断奶”,从不送孩子报到开始

雷泓霈


  很多大学即将开学。为杜绝去年家长露宿校园现象的再次发生,今年,清华大学将学校周边宾馆的价格、联系方式随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并建议家长尽量不要送孩子报到。“虽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都上大学了,应该让他们试着独立生活。”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

  “勿送孩子报到”,这个醒提得好!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养成了一种习惯:孩子是“风筝”,爱的绳子一直攥在父母手里。孩子只会学习,生活能力弱化,依赖性强。当孩子成为大学生,“年龄成人”,具备分析判断能力的时候,家长们仍“不放心”。每年大学生新生报到时间,往往是车流高峰、住宿高峰、餐饮高峰,甚至还发生了学生家长露宿操场的新闻。可见,孩子“精神成人”仍然滞后。

  离开父母单独生活,本是最好的“精神断奶”和成长机会。坐车赴校、注册报到,都是很平常的生活常识。可家长仍然要继续跟随,继续剥夺孩子感受生活、独立生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尽管这种爱心不容否定,但却使孩子的发展停留在“小男孩”、“小女孩”状态,不懂社会规则,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协调自我与周边的关系,不懂独立自主,难以成长为真正的“成人”。所以,有些孩子上了大学,还不知道体恤父母。去年家长露宿操场的新闻中,大学生心甘情愿让家长睡操场,而自己心安理得睡宿舍,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真的太需要“精神成人”了。

  所以,“不要送孩子上学”不仅仅是为了缓解接待紧张,更主要的是,高校也向家长传达了一种教育观念:从大学报到开始,家长攥在手里的爱心绳索该放开了。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创造敢于摔打的教育品质,磨炼善于协调的生活品质,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观念更新,是家长不可或缺的“狠心需要”。须知,奶水多了也会淹死人,只有真正将大学生从“精神奶水”中救出来,自立自强的品格养成才有希望。    青年报  (雷泓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