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5版:求职· 留学扫描
 第B26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7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02版: 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耿忠平的山水情怀

易安阁

  苍岩秋语( 中国画) 耿忠平

  易安阁

  我时常在想,如果一个画家不喜欢读书,缺乏文化的滋养和熏陶,那么他的作品该是多么的无趣?

  耿忠平显然不是那样的浅薄画家。多年来他在画画的同时,始终未放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他大量阅读宋元明清的画论和传世名作,了解名家大师的身世和艺术经历,并尝试写一些篇幅短小的艺术评论。五六年前我在一家报上编一个文化休闲类的副刊,忠平兄每隔数周会有一篇文章寄来,对名家艺术的精彩赏析常令版面增色不少。所以,他在艺术上的勤奋与刻苦我深有体会,也时时教我钦佩。我深知忠平兄读与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汲取并借鉴前人菁华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滋补”方式,使他的绘画作品中,时有一种难得的清纯之气。

  忠平兄学画已有二十多年,他钟情于传统山水画的大气与清逸之格调,先后师从上海画家张大卫、王克文、韩天衡、车鹏飞诸家。早年他临摹宋元各派名家作品,于明清对沈石田、龚半千有所偏爱,于近现代又对黄宾虹、黄秋园的焦墨山水也下过苦功。1991年,他就于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过《耿忠平焦墨山水画展》,为此,还受到过焦墨山水画大家张仃的指点。他转益多师,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的想法和新的元素。我刚认识他那几年,他正将满腔的热情投入于焦墨山水的创作与研究中,而近两年,他又重新画起了青绿山水,但焦墨创作时用笔之苍莽与雄浑,对他的青绿山水画自然不无助益,反过来又丰富了他的青绿山水作品。所以,他的画你始终会感到有新的意象出现。尤其是前年他通过了上海中国画院山水画的高级研修班学习后,画风又有了新的变化,变得清新、简约而富有神韵。

  艺术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我见过不少几十年来画风一成不变的艺术家,如此状况,说得大是艺术发展的一种悲哀,说得小,是个人艺术的基本终结。不过,据我对耿忠平的了解,不必有此担心。忠平那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性格,相信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他会走得很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