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作业那些事儿 钱滢瓅 |
|
“请用12个生肖属相各组一个成语。”这是本市二年级小学生的一道语文作业题。拿到这道题目,我冥思苦想,也没有把这12个成语组全,不禁汗颜:难道自己还没有达到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水平? 于是,一位同样想不明白的老人,将这道作业写入了寄给市教委的信中,寻求“答案”。但是,孩子的作业不能不完成,在孩子绞尽脑汁只想出3个成语后,其余9个,老人只好自己出马。 在市教委收到的群众来信中,反映作业太多太难的占了一定比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者众多。一位老人来信反映,孩子的语文老师反复让学生抄写单字、词语。今天抄1-10课,明天抄5-15课,后天再抄10-20课,如此“滚动”进行,最多的一次抄了20课的生词,让孩子生厌。“五一”长假,单单语文,每天要抄古诗一首、课文两篇外加课后单词,整个长假还要完成小作文6篇。“孩子为了做作业,都没能玩上一整天,既可怜又可悲。”家长感叹。 还有一位老人,孙子才读小学二年级,每天作业多得惊人:抄写20个生字,每个生字抄写5遍以上;组词40个;数学口算120题、听算80题;英语抄写默写字母、单词;每门课还有《课课练》。作业多不算,有些老师还偷懒,让学生自己对答案,作业做成了“夹生饭”。 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埋首于作业本,让人心疼;而老师布置作业“野豁豁”和对作业批改的忽视,却让人心寒。机械抄写、题海战术、怪题难题……这样的作业,恐怕连大人都无法提起兴趣。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这应该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职责吧。 以学生为本,这是上周在上海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上,市教委主任沈晓明一再强调的。有一次,他去一所中学开会。在一间初二教室门口,他发现一件怪事,有几个高个子学生,弓着背在那里写字。“为什么不让学生把课桌椅调整到适合他们身高的高度?”他问。一位女老师回答:桌椅调高后,高高低低的,不美观。老师眼里的美观难道比学生的舒适更重要?沈晓明很诧异。于是,他在会上呼吁,下学期所有学校开展一次“课桌椅升降运动”。 本市的二期课改,其实早已吹响了学生课业“升降运动”的号角,小学的课程标准都已下调,为何学生的负担还是不轻?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直言,一些教师的教学不得法难辞其咎。如果教师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即使课程标准一路降到一年级只识10个字,孩子的作业负担还是甩不掉。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