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爸爸妈妈,有些话说不得

吴洁宇


  总希望孩子掌握许多知识,却忘了对他说声“加油”;总在孩子做错事时厉声责备呵斥……上海教科院学前教育博士乔梁告诫父母,“其实,有些话,父母切记说不得。”

  ■ 情绪式——

  “你怎么这么笨?”

  “我被你气死了!”

  “求求你别再这样了。”

  这些话对于解决问题、辅助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即使在怒气发作时,父母也应尽量克制自己的过激言语,尝试以支持性的话语鼓励孩子,如“这次错了没关系,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们一起努力。”

  ■ 打压式——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告诉你多少遍了,又做错?”

  “没有‘为什么’,照我讲的做。”

  长此以往,孩子将对多数事物失去兴趣,缩手缩脚、自信不再。专家提醒,理想的亲子关系理应包含相互的尊重与关怀。

  ■ 悬赏式——

  “如果你把这碗饭吃完,我就给你买……”

  奖励本身没有错,但完全以冷冰冰的物质作为刺激孩子进步的动力,难免会让孩子陷入“错觉”——成功为了获奖,与我的喜好无关。这样的认知可能形成被动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成长不利。对此,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自己发掘学习的乐趣,并帮助其树立梦想动力,切忌将成人世界的“交易”过早带入孩童世界。

  ■ 对比式——

  “××和你一样年纪大,已经会……”

  “爸爸当年学这个比你快多了。”

  这会大大挫败孩子的信心。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用理解的口吻陪伴孩子度过种种困难与障碍,如“爸爸当时一开始也学不好,后来多练几次就好多了,所以不要担心,再努力一下!” 

  吴洁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