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液 陈钰鹏 |
无论水以液态、气态还是以冰的形态出现,人时时刻刻在和水打交道。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没有水,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想象的。按最新说法,地球表面的五分之四被水(海洋、河流、湖泊等)覆盖。据统计,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平均约有264升海水,但只有7.3升淡水和0.1升水蒸气。全球水量情况大致为:极地冰和冰川占2.0100%、地下水占0.5825%、海面蒸发占0.0307%、海洋上空降水占0.0278%、江河湖泊占0.0163%、陆地降水占0.0080%、陆地蒸发占0.0051%、大气中水分占0.0009%、海洋占97.3187%。人体所含水分一般在60%-70%,出生1天的婴儿含水75%-80%、3个月的婴儿含水约70%、25岁的成人含水约60%、85岁老人含水约50%。人体中水分缺乏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减少3%,唾液和尿量立即减少;减少5%,心跳和脉搏加快,体温开始升高;减少10%,会导致神志不清;减少20%,会导致死亡。 从1940年以来,世界每年淡水耗量在不断增长,现在的耗量是1940年的4倍。当然,如果将现有的世界水资源平均分配,使每个人都获得足够的水,那么世界水资源是够用的,而且只需动用现有水资源的十分之一。然而问题在于: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很不均匀,目前尚有10亿多人无法吃到干净的饮用水;再说,世界人口增长迅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至2050年,吃不到干净水的人数可上升到30亿。据悉,每人每天生活水的用量,美国占首位:295升,日本278升、挪威269升、澳大利亚256升、加拿大255升、瑞士237升、意大利213升、瑞典191升、荷兰130升、德国128升、比利时120升。 一个人通常每天摄入的水量为2000至2500毫升,根据人体水平衡,每天也应排出同样的水量。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每天饮水约1100毫升、随食物吸收约850毫升、通过机体代谢获得的氧化水约250毫升。这些量(2200毫升)重新被排出体外:通过粪便排出80毫升、通过尿液排出1350毫升、从肺排出170毫升、通过皮肤排出600毫升。遗憾的是,全世界用过的水只有10%被处理,供重新使用。此外,在生产食品时耗用的水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比如为了获得1公斤肉,要用掉5000升水;生产1公斤面包或1公斤橙汁要用1000升水;获得1公斤番茄要用80升水。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大部分水流入了农业生产,全球灌溉用水平均70%来自淡水,少数工业化国家高达90%。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耗水,则根据工业化程度的高低以及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效率,差别很大。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国家,他们所用电能的一半是通过水力发电生产的。 联合国报道:每年有500万人因缺乏饮用水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而病死。世界上有80个国家(占全球人口40%)严重缺水。有专家认为,21世纪是人类为液体而打仗的时代——为石油打仗、为水打仗。“有朝一日,严重缺水可能引发战争。”是耸人听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