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家访到我家

桑胜月


  当了三十几年老师,跑了难以计数的家访,退休了十年,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几个不相识的高一学生要来我家家访!本想婉拒,再细想想,这是校方让学生来慰问退休老师的,回掉,怕是要辜负学校的美意了。

  一个上午都在等待中过去。中午仍不见学生登门。现在的孩子,大约总不大懂得守时的。刚用餐毕,准备眯上一会儿,忽然就听得门铃叮咚,开门处,四个高个子男生齐刷刷站在门口,一脸的笑容:“桑老师好!”在我的欢迎声中,他们竟执拗地坚持赤脚进屋,把一袋慰问品交与我手中:“这是学校让我们带给你的。”三下五除二,点明了这次家访的中心。

  我忍不住问,怎么到这时才来,是不是交通受阻,抑或是找不到我的住处?不问尚可,一问就将尴尬局面提前呈现:其中的三位,指着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儿,众口一词地责怪:“都是等他呀,他语文补考!”戴眼镜的那个,就将头低下去,低下去,低到我只能看到他一头蓬松的黑发。我必须扭转这局面,不能让一个学生在初见陌生老师的一刻就羞愧难当。好在我原先教的就是语文,我们的话题就从怎样学好语文,语文并不难学展开。另三个,许是意识到刚才的唐突,也向同伴送上了温言暖语,气氛一下就活泼了起来。

  我让他们四个分别写下了自己的大名,他们是:李思琦、杨煜伟、丁徐琛、陶谢乐。“桑老师,你退休在家都做些什么呢?”丁徐琛像大人一样问,这让我多少有些惊讶,现在的孩子,也懂得问这些家常?我也像与成人谈心一样,告诉他们我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如何过的,四个孩子对我琐琐碎碎的叙述,居然听得饶有兴味。当听说我还玩电脑写博客,简直像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玩伴,兴奋得立时要我开电脑看博客。他们涌进另一间,见我老父卧床午睡,懂事地敛声屏息,说是妨碍老人休息了。他们看着我的博客,说了许多赞美的话,并纷纷表示今后会常常来看我的博客。这回轮到我不好意思了,我知道,他们表现出这样的热情,纯粹是想让我这个寂寞的退休老人高兴。

  我们的话题一个个切换着,谈住房,谈他们的父母,谈他们的班级,谈虹口中学新旧的校址,甚至谈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我们之间的谈话似小溪流淌,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不着陌生的痕迹。

  让我忘不了的是招待他们吃西瓜。唉,一向会挑瓜的我,居然买了个生瓜。我歉意地打招呼:“对不起了,那么,还吃一块吗?”“吃、吃、吃!”四个孩子一人捧起一块,就挤在水斗边,像四个孩子依偎着他们的祖母,啃得很欢。倘他们在自己家,面对这半生不熟的瓜,未必会顾及父母的面子而啃上一口,但今天,他们将面子给了我,他们是何其可爱哟!

  告别时已近下午二时,他们连连挥手:“要当心身体!”“教师节再见!”“到高二(九)班来看我们啊!”当电梯关闭,我还站着没动,我在心里说,你们已经会交际了,尽管选择了中午这个不太适宜的时间,尽管还不懂替伙伴掩饰,但这是可以经提醒而纠正的,可喜的是,稚嫩的孩子们正成熟起来,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家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