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07版: 连载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与见闻
——黄华回忆录
黄华


  29.邓小平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

  为表示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重视,邓小平副总理决定亲自赴日本参加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和对日本进行访问。1978年金秋,从10月22日到29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到日本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友好访问。我和何理良陪同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访日。随行的还有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和夫人,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等。这是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自复交以来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受到了日本举国上下一致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

  日本政府极重视邓副总理的访问,对代表团的安全采取了严密措施。从全国各地调来数十万警力,在邓副总理车队经过的街道两旁,每隔25米即布有一名警察,面部朝外,不论对向的是空地、建筑物或是山岩。天空还有直升机不断巡逻。邓副总理一行到达东京即被安排在裕仁天皇在皇太子时期所住的法国式华丽宫殿——赤坂离宫下榻。福田赳夫首相在离宫前的广场上主持了庄严宏大的欢迎仪式。

  邓小平到达日本的第二天上午出席了庄严隆重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这一仪式在首相官邸一楼大厅举行。大厅红毯铺地,灯火通明,辉煌灿烂。会场中央摆放着由黄红色菊花和红白色的石竹花装饰起来的中日两国国旗,色彩鲜艳夺目。10时30分,福田首相、邓小平副总理、我和园田直外相在铺着绿丝绒的插着中日两国国旗的签字长桌前就坐,大家满面春风,喜上眉梢。事前双方同意用代表中日传统文化的毛笔签字。在高奏中日两国国歌和悠扬的乐曲声中,园田直外相和我分别用毛笔在烫金的批准书证书上签字,然后互相交换文本。此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大家握手、欢庆之时,我们看到邓小平副总理走到福田赳夫首相面前同他热情拥抱,欢呼声更加响亮了。宾主共同举杯畅饮香槟,互致祝贺,庆祝反映两国十多亿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正式生效。参加互换批准书仪式的还有日本内阁的8位大臣、外务省的官员和我国驻日使馆的主要官员。此时我回忆一幕幕艰辛曲折的谈判情景,深感完成缔约是继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的又一件大喜事,深感双方同意把反霸条款写进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项创举。中日两国约束自己,履行反对霸权的义务,同时也制约和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霸权行为,必将对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全作出贡献,因而两国缔约既是迄今中日关系的总结,是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起点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威胁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主要根源的霸权和强权的沉重打击。

  我国和日本各主要报刊电视均以头版头条或重要位置在黄金时间对邓小平访日和互换批准书仪式作了报道和播放,都认为这是中日关系的大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大胜利。电视收视率比平时增加了十多倍,这证明邓小平的访问和中日友好深入到了每个中国和日本家庭。在日本,报纸纷纷热情地形容邓小平访日开启了日中时代的新篇章,整个日本在这一周刮起了“邓旋风”,掀起了“邓热潮”,“一亿日本国民成为了邓小平迷”。日本媒体用三个“十分”形容这次访问,称邓小平副总理“精力十分充沛,工作十分周到,访问十分成功”。不仅日本,亚洲一些国家乃至欧、美、非三大洲舆论也都非常重视邓小平访日和中日缔约,丹麦一家报纸说:“10月的最后一周因为有邓小平访问日本,成为了闪光的中国周。”

  互换条约批准书仪式后,日本天皇裕仁和皇后良子在皇宫会见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与天皇的直接会面。我也陪同参加了这次会见。日本天皇是象征性国家元首,他的涉外活动都是由宫内厅和外务省安排的,谈话稿子也是由外务省和宫内厅写好,到时候照本宣科。天皇表示热烈欢迎邓小平在百忙中不辞劳苦,远道而来,并对日中缔约表示高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