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濒临破裂的婚姻,是干脆了断,还是忍气吞声?广东省妇联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有观点认为,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建议实行“别居”制度,即“试离婚”
试离婚制度在穗引发争议

薛江华


  羊城晚报 在报告收录的《广东女性离婚人口现状考察》一文中,文章作者广东家庭期刊集团编审郑晨指出,面对广东离婚人口绝对数的不断增加及离婚率的提高,建议实行“别居”制度,即所谓的“试离婚”。让当事双方正式离婚前,分开生活一段时间,形成缓冲带,然后再考虑是否离婚。文章指出,中国约有1/10的离婚当事人复婚,说明“别居”制度有合理价值。考虑住房等现实因素,建议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城市试行“别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

  郑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存在很多草率结婚和离婚的现象,很多年轻人,特别是“80后”,结婚“闪”,离婚也“闪”。在大量80后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的今天,实行“别居”制代表一定的现实需要。

  婚姻问题专家、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鲁英认为,“别居”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最早源于宗教。她说,很多西方国家,婚姻文化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异。它们对婚姻保护很严格,在中国封建社会丈夫可随意“休妻”的同时,很多西方国家禁止离婚。

  鲁英认为,与其在婚姻结束时进行挽救,不如在婚姻开始时进行指导,婚姻指导学校的设立将更有效。

  全国妇联婚姻指导师项目督导员心理医生胡慎之指出,衡量“别居”制度是否有效得从两方面看。处在危机婚姻边缘的双方当事人心理距离感比较近,只是一点不如意就勃然大怒,属“窒息型”婚姻。这类情况,分开一段时间会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婚姻,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

  胡慎之指出,对彼此心理距离很远的人,分居只会让他们离婚姻越走越远。但离婚前一段分居也有积极作用,可为离婚做更多准备,特别是心理上的准备。这样,会减少离婚后成仇人的情况,也可为下一个婚姻做好准备。

  广东省妇联权益部部长高穗生则认为,“别居”制度要当事双方分开生活两年,时间跨度太大,并不适合婚姻修复,特别是不利于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保障。她指出,面对不同当事人,“别居”制度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如短暂分开能起到冷静和缓解作用,那长期分开只会加剧婚姻解体,其带来的子女教育和夫妻感情沟通等将成为新问题。 (薛江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