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到读者反映,奉城镇加强宣传和管理
社区信息苑门庭冷落

钱绿明


  编辑同志:

  近年来,市政府在本市各区文化中心投资建设了“东方社区信息苑”,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居民只要申领一张公益卡,即可上网一年,免费参加电脑培训。可奉贤区奉城镇第一居委旁的“东方社区信息苑”开放已经两个多月,至今很少有人问津。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引导。

  读者 杨正育

  【调查附记】

  记者将读者来信转给奉贤区人民政府。经过调查,发现奉城镇第一居委旁的“东方社区信息苑”在对外宣传、开放时间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确实存在问题。目前奉城镇已通过有线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大对“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宣传力度,并在各社区、村(居)委会利用各种方式告知广大居民。同时已安排镇老年协会具体负责管理,做到全天候开放,还指派专人向前来活动的居民提供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钱绿明

  |相|关|链|接|

  “东方社区信息苑”是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服务设施及平台之一,自2004年启动至今,已建设300余家。信息苑的设立让广大百姓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缩短政府与百姓距离。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东方社区信息苑”将最终建设600家,覆盖本市19个区(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