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油诗”两面观

贾素平


  某小区一边门处,每逢下雨便积水,有居民向物业管理者投诉,可几个月过去仍未见解决,于是便忿忿然挥笔在门两侧方柱上写了两首“打油诗”,藉以宣泄不满。岂料翌日打油诗被刷涂掉了,但积水依旧,还不知问题何时方能解决。

  依我看,对此事应作两面观。一方面,类似题写“打油诗”的方法实为不妥,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会造成视觉污染。有意见完全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信访等渠道去提出,这样会更文明,也更有效。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主管部门对居民的意见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即便无法马上解决问题,也该向大家道明难处,求得谅解,而不能回避、推诿、拖延。把“打油诗”涂去是方便的,但对居民的意见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失去的却是大家的信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