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股市分析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25版: 广 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 广 告
  
2007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界、专家纷纷猜测新一轮宏观调控——
保障先行“猛药”跟进

董琳霞

  在保障先行的前提下,新一轮宏观调控还将连下“猛药”。 摄影 薛冬锟

  □本报地产评论员 董琳霞

  有消息指,建设部“迎接”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全国住宅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即筹建住房保障司。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宏观调控将以全国保障性住宅的建设为重点。有消息称,将来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必须开建限价商品房,用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总量以及其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在保障先行的前提下,新一轮宏观调控还将连下“猛药”。由于近期全国各大中城市楼价上涨速度过快,新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可能集中在税收、土地等政策的细化执行上。

  而对于新一轮宏调的猜想,业界主流观点认为“物业税”、“取消期房预售制度”、“提高房贷首付”这些争论已久,悬而未决的调控手段,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或近两年作出细化并落定。

  猜想一

  征收物业税

  所谓“物业税”就是向房产的拥有者征税,将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出让金等现行的税种合并统一。使得房产的购买者在买房阶段税费降低,在拥有房产后则要逐年缴纳物业税。

  争议:“房价最终能否降下来最终还得看供求关系。”有专家指出,物业税大大增加了保有成本,这样无疑会打击房地产投机、投资需求,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户型的自住性需求;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物业税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高档住房空置问题,但房价上涨过快与投资性需求过旺有关,应对房价的增值部分征收资本获益税。

  后果:从中长期来看,住宅市场将由目前的“购买成本高、使用成本低”向“购买成本低、使用成本高”转变,由于住宅使用成本的大大提高,高端市场的远期开发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但具体对市场的影响仍将取决于征税标准及税赋水平。

  预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大部分机构对此仍持肯定态度,认为物业税是房地产市场的内在稳定器,开征物业税势在必行。预计该项政策将在今年破题,明后两年正式执行。

  猜想二

  取消期房预售制度

  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建议把目前的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

  争议:分析人士认为,期房销售制度会造成房地产金融风险,会对购房者造成权益损害,也间接造成房价空涨。预售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当开发商提前拿到预收款时,提前收回了大部分乃至全部成本,在没有资金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囤积土地、缓建、捂盘等方式拉动房价空涨。

  然而反对人士认为,如果现在强行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会引发房地产企业的大清场,随着中小房产企业的大量退场,最后极有可能会形成几家大型开发商垄断市场的局面;大量房产开发企业很可能会选择让利于境外资金,而境外热钱也会趁机通过各种方式涌入中国。

  后果:“期”改“现”之后,消费者购买商品房可以““货比三家”,充分发挥市场的定价权;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将无法再通过“预售”从购房人手中提前回收资金用于下一个项目的经营,开发商所要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加大了,更有助于形成整个行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

  预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近日建议取消期房销售制度。虽然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业除了银行信贷之外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因此一下子取消预售制度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房价上涨势头难以控制,不排除推出这一杀手锏的可能性。

  猜想三

  提高房贷首付

  “房贷首付将从原来的3成向上调高比例。”今年以来提高房贷首付的传闻纷纷,“四成?五成?”版本不一。据传,除了调高个人房贷的首付比例,还将涉及所有关于房地产项目的信贷,包括提高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自有资金比例。

  争议:“但首付款比例应当依据借款人还贷风险确定,不宜一刀切。”

  这项金融调控手段同样迎来诸多争议,反方人士认为,提高首付比例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部分自住者受到波及,因为无力支付更高的首付,只能无奈推迟购房,而这部分购房者应该受保护而不是被打击;另一方面,投资特别是投机的购房需求有望真正得到抑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提高首付比例,对自住需求的影响将远远大于投资型客户。因为对于投资型高收入炒房者而言,首付比例提高多少其实并无大碍,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而言,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能力。

  后果:规避银行房贷风险,打击楼市投机炒客。

  预测:早在去年三季度,银监会就曾下发了一系列通知,主要是加强和改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至于将来可能的下发细则还有待斟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