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 箭在弦上 房蓉 |
|
□本报地产评论员 房蓉 2007年的金九银十,全国楼市销售旺季正面临一场真正的考验。 在全国上下一片红中,酝酿已久的全国住宅工作会议于8月24日-25日正式召开。建设部、央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民政部、国税总局等多个部门悉数参与。此时此刻,充满争议的楼市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此次会议上,政府对未来全国住房改革目标作出明确承诺:城市新开工住房建设中,中小户型以及保障性住房必须占到70%;全国保障性用房将达到20亿平方米左右;全国一年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将达到250亿元; 在“买房难”的叹息中,老百姓对调控充满了期待。住房新政锁定低收入家庭,打击捂盘、收紧房贷……已经箭在弦上的本轮楼市调控已显示出四大迹象,既不能痛伤楼市,又要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如何权衡利弊,市场静待答案。 迹象一 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廉租房制度受益面扩大 8月1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文件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8月24日,全国住宅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心任务就是将明确下一阶段的住房保障工作。 上海也正在酝酿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根据“向民生倾斜”的政策导向,上海将扩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浦东、卢湾两区先行推开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工作,年内覆盖到中心城区各个街道,明年覆盖到全市各区县。目前,上海市住房保障部门已经开始多渠道筹措廉租房房源。 迹象二 相关部门人事变动 建设部增设住房保障司 配合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人事和机构变动也渐趋明朗。8月2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姜伟新被任命为建设部副部长。姜伟新上任建设部党组书记后,即提出新设“住房保障司”以配合住宅保障的工作思路。8月24日,《新京报》传来消息:即将增设的住房保障司司长可能由现房地产司副司长出任,人员编制将可能达到40多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将纳入住房保障司的管理范围。 此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4月27日表决通过,任命徐绍史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在7月12日上午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徐绍史表示: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扬的问题,今年国土资源系统已根据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要求,加大房地产的土地供应,以缓和房价。 迹象三 上海楼市专项整治 重点打击捂盘惜售行为 以超出周边楼盘数倍的畸高价格挂牌、新盘一年内销售率不到5%,将被定性为“捂盘惜售”行为之一,开发商将因此受处罚。8月23日,市房地资源局、市建设交通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上海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上海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一是房地产项目立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施工许可、预售许可等环节的违规审批、权钱交易行为和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情况;二是房地产企业发布违法广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合同欺诈、偷税漏税等行为。 据悉,近期房地部门将会同工商、物价部门联合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查工作;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并予以曝光。 迹象四 房贷收紧号角拉响 各地商业银行动作频频 2007年7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希望将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到40%-50%。”近期,提高房贷首付似乎成为各地银行一场自发的“集体行动”:上海多套房按揭贷款收紧;北京银监局近日要求所辖银行审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深圳中国银行叫停了二手房个贷,建设银行停放一手房按揭贷款业务……二手房房贷审批更加严格,购买多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提高。一直被银行视作优良业务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为何突然收紧?《中国财经报》发文认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是主要原因。 金融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紧缩房贷,一方面受各银行贷款额度的影响,多数银行在上半年完成信贷额度的大部分,下半年必然紧缩房贷;另一方面,房价暴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是银行考虑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