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总队民警陈烨旻练就一双“鹰眼”—— 百米内快速识别假车牌 鲁哲 |
|
谁能在50到100米内识别快速行驶车辆的车牌真假,并且一查一个准,保持查处假牌假证正确率100%的纪录?市交警总队民警陈烨旻能。最近,陈烨旻被评为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两年查到400起 从2005年到现在,陈烨旻查获假军车、假军人、伪造领事馆车牌,以及十多个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假牌假证案件400起左右。说起自己的本领,陈烨旻掩饰不住自豪:环保标志推出第3天,他就查到了本市首起假环保标志;上海第一块假领事馆车牌也是他查到的。 陈烨旻的视力非常好,检查视力时,他能毫不费力地看清楚视力表上最小的那一行。但一眼识破假牌假证光有好视力是远远不够的。 爱上识别假牌假证还得从2005年说起,当时陈烨旻在高架支队工作。有一次,他处理违章,驾驶员在罚单上签名时,写下一个姓,又涂掉重写,陈烨旻马上意识到有问题,写错自己名字是不太可能的。他重新拿起那本驾驶证,又找了本真的驾驶证和它比较,仔细一比对,看出了两者的差别。假证假牌都是些什么样的?陈烨旻很好奇。他开始下功夫钻研。 2万张照片建起资料库 这一钻研,他发现学问大了。我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可以发牌发证的地级市282个,由于各地在经济技术上的差异,每个省市的牌照证件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及规律。一块牌照上英文代码有26个、数字有10个,省市代码的字体各不相同,牌照的颜色深浅也不同。要熟练掌握可不容易。陈烨旻不气馁,他到车管所、牌照生产厂虚心请教,上班时用手机拍摄各类牌证,下班后到全市各大停车场拍摄车辆号牌资料,并将这些照片一一归类分析,逐一对比。现在,他电脑里已建立了各省市证件和牌照的资料库,共积累了2万多张照片资料。 大量的精力、时间花下去,陈烨旻练出了一双能在百米识别假牌照的犀利的眼睛,即使车子以时速四五十公里行驶,发现假牌也没问题。 查到首起假环保标志 一次,他发现一名驾驶员有点异样,拦下一查,发现驾驶证、行驶证都是假的,但是驾驶员不承认,还主动要求警察上网查。经过网上比对,证件和车辆信息都正确。陈烨旻不动声色,问他:“你的出生年月”,对方对答如流,陈烨旻又问“你属什么?”对方一下子卡了壳,吞吞吐吐回答:“好、好像属马。”陈烨旻又仔细检查了车辆,发现印有车架号的钢板油漆颜色有问题,进一步检查,整个钢板是新焊上去的,整个一套牌车。原来驾驶员在老家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被吊销驾驶证,买了辆套牌车从事非法营运,因为他套用朋友的真实驾驶证信息,跑遍了全国,多次蒙混过关,没想到最后栽在上海。 去年车辆环保标志出台后,陈烨旻先仔细观察真标签的特征,又仿造了假标签贴在挡风玻璃上,远看近看,阳光下看,灯光下看,终于掌握两者的区别。于是,在高架上,当贴着假标签的车辆远远驶来时,陈烨旻一眼就识破它。那天是环保标志推出的第三天。同事感慨:神了,他说是“功课做在前头。” 刚当警察时,陈烨旻一度专门抓扒子手,结果一个小偷都没抓到。原因可能是他长得帅气高大,他没发现小偷,小偷早就发现他了。好眼力发现不了小毛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陈烨旻的好眼力在识别假牌假证上发挥了更大作用。 陈烨旻识别假牌假证的名气响了,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还编辑出版了《陈烨旻工作法》,下发给全市一线交警学习。陈烨旻也被聘为市公安局兼职教官,经常给业务骨干上课。外省市同行碰到难题,想请人“会诊”,第一个想到他。 本报记者 鲁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