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股市分析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25版: 广 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 广 告
    
2007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稀老人捐款让开刀病人少受一点痛苦——
十七只镇痛泵见证善良心愿

王小平 孙斌 袁玮


  一位不愿留名的退休老人将节省下来的5000元捐赠给长宁区中心医院胸外科,希望用来帮助那些生活拮据的开刀病人。医院用这笔钱购买了17个镇痛泵。日前,第一个镇痛泵已经用在一位高龄肺部肿瘤患者身上。而这,正是这位普通老人的善良心愿:让患者少受一点痛苦。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一位衣着朴素,看上去70多岁的老人来到长宁区中心医院院长办公室,她从带来的信封中拿出一叠百元人民币。老人告诉接待者:“希望能帮助在胸外科开刀的病人,让他们减少一点术后的痛苦。”

  老人前不久到长宁区中心医院胸外科探望因病住院的朋友时得知,这里有一些病人由于经济拮据,手术后舍不得花钱买镇痛泵,只能强忍痛苦。善良的老人知道后萌发了帮帮这些病人的想法。

  胸外科手术一般创伤比较大,术后最初几天如果使用镇痛泵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医院收下老人的捐款后马上购买了17只镇痛泵。

  第一个受惠病人是一位老先生,由于经济原因,肺部肿瘤开刀后不打算购买镇痛泵。当家属得知老人使用的镇痛泵是来自爱心捐助时,对那位不曾谋面的老人充满感激:“真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

  捐款时老人坚持不愿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只知道她退休工资并不多,生活也并不富裕。她在捐赠姓名一栏里写了“爱心大使”几个字,唯一的线索是老人可能就住在医院附近的某个小区。

  通讯员 王小平 孙斌 本报记者 袁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