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人物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电
 第B24版:资讯生活·家装
    
2007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饮 杀

杨子明


  科学研究发现,喝酒是真的会死人。当然,那是喝了多年后诱发的绝症,当场饮死的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近年就听到多起“饮杀”事件,都发生在下级接待上级的宴会上,接待人员因饮酒过量而丧生。刚才还在举杯,顷刻则分阴阳,众官一时不知所措。

  马克思曾很有见地地指出:“历史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被饮杀的干部绝不会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史有前例:信陵君落权失意时,“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史记》)。又《宋朝事实类苑》载李询任开封知府,嗜酒得宿夜不解,以至酒气熏堂,皇帝批评仍不能节制,“竟以过度而卒”。此二公之饮死,是慢死,不够壮烈,况且前者是自暴自弃,后者是嗜酒如命,死不足惜,绝不能与公干接待时献身相提并论。后来在《北齐书》上找到相关的记载,为饮酒殉职的“公仆”挽回一点面子。

  1500年前,北齐武帝手下有个主簿官,叫孙骞。孙主簿与同僚高季式等人剧饮,不幸醉死。齐武帝后来见到高季式时,责之:“卿饮杀我孙主簿。”人死的方式有许多,可以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可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可以是病死老死。饮死,就算“因公殉职”,也不好张扬,只能不了了之。

  齐武帝被饮杀一位得力干将之事,因史官为其立传而流传千古,才不致使那些饮杀和被饮杀于孙骞之后的“公仆”背负首恶之名。

  不知是现代新闻事业发达了还是官场的应酬增多,近年来饮死之声不绝于耳。但当事之时,兴致所至,不喝难过人情关。谁想到几杯下去,还真会要命!真不知这样“乐极生悲”之戏还要上演到几时?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