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奇招拯救“高烧”地球

杨先碧

  ■ 修建人工湿地
  ■ 给冰川盖毯子
  ■ 用水泵驯服飓风
  ■ 在北极造冰
  ■ 用转基因树木造林

  全球平均气温越来越高。如何拯救“高烧”的地球?最大的办法就是节能减排,这也是各国政府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当然,现代科学技术也能为拯救地球做一些事情。以前曾经有科学家提出给地球撑一把大的遮阳伞、给大海补铁、把海水移送到沙漠等方法,现在证明这些方法过于科幻了一些。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介绍,一些科学家又提出了五大缓解气候变暖的新招数,这些招数虽然也有些科幻色彩,但是毕竟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在局部地区实施起来。

  招数一:在北极造冰

  北极地区的气温比世界其他任何地区上升的还要更快,北极的冰在过去的40年里正以每10年缩小3%的速度在变化。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量海洋生物将灭绝,海洋失去调节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功能,富饶的北欧地区将变成冰天雪地。为了解决整个问题,加拿大阿尔博塔大学的工程技术专家彼得·弗林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8000艘制冰船拖到北极地区,然后制造一片约3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这个项目的首期投资将达到耗资500亿美元。

  招数二:给冰川盖毯子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但是随着全球变暖,冰川面临消融的危险。瑞士弗利兹·兰多特公司生产了一种号称“冰雪保护者”的双层轻质合成纺织品,“冰雪保护者”的上层是一层聚酯材料,可以反射阳光的紫外线;下层则是聚丙烯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把这种材料覆盖在高山的冰雪上,即使夏天的阳光也无法使之融化。在最近两年间,“冰雪保护者”覆盖区域的冰雪比周边地区少融化80%。由于每平方公里冰川需要450万美元的覆盖材料,只有像瑞士滑雪场这样财力雄厚的地方才用得起“冰川毯子”。

  招数三:修建人工建湿地

  湿地号称“地球的肾脏”,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人类过度垦殖,全球湿地面积越来越小。美国蒙大拿州的布鲁斯·卡尼亚发明了一种岛屿状人造湿地,他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成篮球场大小的人工小岛,岛上种上植被,然后将这些人工岛放在遭到破坏的湿地水域。他为人工岛选择了一些都是能够吸引湿地动物的植物,比如青蛙、水鸟、海狸等等。由于塑料人工岛的内部空隙很大,因此这些植被的根系能够穿过人工岛,成为一个网络,微生物也能附在塑料以及根系上。卡尼亚将他发明的人工岛称作“生物天堂”,每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将耗资3亿美元。

  招数四:转基因树木造林

  每天,全球的热带雨林面积都要减少4万公顷,有超过100个热带雨林物种灭绝。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生物技术公司希望用基因的方法改良树种,从而减少人类对热带雨林的开发。研究人员从近十种树木中提取有用的基因,并力图培育出生长快、木材质量好的新树种。目前他们已经培育出18年就可以成材的转基因松树,而松树原来的成熟期为30年。培育人工转基因树木组成森林每平方公里需耗资12万美元。该公司希望利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培育秧苗,他们研究的自动化机器设备可以担当培育秧苗的全部工作。

  招数五:用水泵驯服飓风

  由于海水变暖,飓风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发明家菲尔·基什尔希望用水泵驯服飓风。他计划在墨西哥湾里“插”进160万个水泵,这些水泵直达海底深处,一旦监测到飓风可能在墨西哥湾形成,这些水泵可以把海洋深处的冷水抽上来,为洋面的海水降温,从而让热带风暴消失。这项计划将耗资50亿美元,动用至少100艘运输船。     杨先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